还有地窖储存办法,地窖可让红薯进行长时间储存,不过,需要严格遵守储存注意事项。
各州郡县接到了绣衣御史红薯使的命令文书,既是纳闷又都是如临大敌。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红薯,还能够让朝廷派出来一个御史,但是,命令文书上一句红薯易腐坏,若是农人红薯大片腐坏,当地官府严惩不贷这吓到了他们。
另外幽州、冀州二州的十余万武王军士卒也接到了武王亲自命令:
下地帮助二州百姓收获红薯!
两州的武王军士卒面对刘昊的命令,自是最高命令。
驻守两州的将领公孙瓒、赵云二将除了留守一部分人外,其余十余万武王军进行分派,与被他们划片的各地官府联系。
幽州、冀州二州的官府,也立即行动了起来,搞清楚如何储存红薯之法后,大量的官吏立即深入乡村,召集所有的百姓,开始一村接着一村的普及该如何储存红薯事宜。
同时,也引导起前来助力收红薯的武王军到达各郡县。
幽州、冀州二州百姓对红薯存储之法,接受度很高,非常积极,毕竟,这可是关乎他们粮袋子的大事。
在即将收获红薯之前,武王钦点红薯御史以及派出武王军士卒准备帮助他们收红薯,存储红薯,乃至收购他们红薯,幽州、冀州各地百姓就更加感动了。
刘昊在幽、冀二州百姓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戏志才更是繁忙,他不仅要普及红薯的存储之法,他最重要的任务是收购红薯,然后再转卖到其他州郡去,让红薯不能在农人家中腐坏,毕竟,红薯并不易长时间保存,就刘昊所知道的,地窖保存,也只不过能够保存半年时间左右而已,与其他粮食相比,确实需要快些消化掉。
这其中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自然,钱财不需要他去管,刘昊皆帮戏志才办了,但是,人手需要他调动,各郡也需要他去疏通关系。
戏志才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点对面的办法,如幽州代县产出的红薯直接定点转卖到徐州的琅琊郡,以县对郡,去消化掉代县产出的大量红薯,以一个低于平常粮食的价格售卖。红薯是个比较新鲜的食物,比较甘甜,以一个低于平常粮食的价格售卖定然不愁百姓疯狂抢购。
而种植红薯的农人也不会赔钱,甚至可能会大赚特赚,毕竟,一亩地红薯的产量可太高了,就算是低于一些平常粮食价格,也是利润巨大。
接下来的十天半个月,随着红薯开挖时间到来,幽州、冀州种植红薯的百姓都轰动沸腾一片。
家里有十余亩土地,乃至数十亩土地,看着挖出来堆积如山的红薯,既是狂喜、激动,奔走相告,又是跪地对着洛阳方向感激刘昊。
种植红薯的百姓欢天喜地,留够了自己半年食用的红薯,其他转手都卖给当地官府收购处,看着大包小包的钱,都安心了,他们也都知道了,红薯就算是放在地窖中也不过才保存半年时间,留多了也没有用。
北方一片丰收,挖红薯繁忙的景象。
而豫州、徐州、兖州、司隶、并州等各郡县的官府却也是纷纷派出一支支队伍,向着戏志才给他们匹配产出红薯大州的冀州、幽州各郡县而去拉红薯。
红薯丰收盛景,彻底震动了北方各州,一些没有种植红薯的郡县百姓,当看到摆在自己面前香甜软糯的红薯,听闻幽州、冀州二州百姓种植红薯亩产量达一千五百多斤,转手就卖了,二州百姓简直赚麻了,各州百姓都羡慕坏了。
尤其豫州、兖州二州的百姓更是悔不当初,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红薯种子可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都未选择种红薯,甚至应该是他们得种子都被转到了幽州、冀州百姓手里,如今他们也只能看着两州百姓吃肉了。
北方各州因为红薯的丰收掀起巨大的波澜,刘昊的声望进一步大增。
刘昊亦是欣喜于北方的一片丰收场景,不得不说,能让治下百姓生活更好,这种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
……
洛阳城。
这日。
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伍从南方而来,停在了洛阳城门外。
城门校尉闫柔走过来,看着风尘仆仆的李猛,当即拱手笑道:
“原来是李猛将军啊,这是?”
闫柔看着李猛身后十辆马车以及随行人员,不由疑惑道。
“闫将军,别来无恙,猛奉戚继光将军之命,遵从武王命令,在庐江郡甄选美人,马车内都是!”
李猛笑着说道。
对于闫柔,李猛还是很客气的,当初黄巾起义阶段,闫柔在刘昊麾下,可是与甄家一起为刘昊提供了大量后勤辎重,而今日,已经成了洛阳城门校尉。
别拿城门校尉不当官,事实上,闫柔这个城门校尉可是帝都的城门校尉,未来定然也不会止步于此。
闫柔听到李猛护送的竟然是给刘昊甄选的美人,当即点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