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角逐
苏秦此言,是要借着酒劲儿,继续试探齐主姬发的态度。
然而,换来的却是姬发的冷漠相待,
“近日朕多饮了几杯,有些乏了,你等好好陪奉使。”
“至于国事,今后再议。”
连正主都走了。
苏秦自然也没有待在这里的必要性了。
便也相继告辞。
待回到住处。
他用了几大盆凉水,才使自己消去几分醉意,头脑渐渐冷静下来。
随后,几名奉国使臣,便就满怀期待的向他询问道:
“苏大人,不知齐主可下定决心,要与我们奉国言和了?”
闻言,苏秦摇了摇头,嗤之以鼻道:“言和?以我来看,齐主是不想与我们言和才是。”
“不想与我们奉国言和?”有人皱着眉头脱口而出道: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齐主,还要大费周章的,请您赴宴?”
苏秦沉声道:“请我赴宴是假,做给秦使看是真。”
“倘若齐主有意与我大奉议和,就不可能在整场宴会中,只字不提两国言和之事。”
“请我赴宴,是故意让秦使张仪知道,好让他们心急如焚。”
“眼下,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扩大此次赴宴的影响力。”
“让张仪真的心急...只有将秦国所要施展的招数摆在明面上,我们才有致胜的机会。”
说至此处,苏秦终是撑不住了,开始吐了起来。
简直要将肝胆都给吐了出来。
翌日。
苏秦就将赴宴之事,大写特写的,传播至民间。
说是齐主姬发听到两国言和之事,很是高兴,如此云云。
很快,此时就落在了张仪的耳朵里。
其他人听到这个,都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
但是,张仪偏偏就很淡定,“各位稍安勿躁,且先不说,这个消息,是谁传出来的。”
“就说,如果齐主真的有意议和,为何还不赶我们走?”
“为何还不正式昭告天下?”
“可见,齐主也在犹豫,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陪他们慢慢耗。”
他说的很对,秦国能够耗得起。
毕竟,有诸葛亮、荀彧这两位在,秦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缺粮少水。
而且,和珅还亲自坐镇户部。
甚至,当初他召集的天下精粮米之道的那些人,已经略有小成。
成功培育出了高产量的稻米。
毫不违言的说,如今上百万秦军,想在燕国待多久,就能待多久。
但是奉国呢?
就算他们粮草充足。
但是能确保,一直可以待在燕国吗?
如果秦齐联盟牢不可摧,一直拖着奉国,也够他们受的。
更何况,遭遇的一场大败,飞象军全军覆没,已经让飞廉与恶来二人在奉国朝野上下,成为众矢之的。
而苏秦,又是托了飞廉的福,才得以入仕。
所以,他必须要帮助飞廉,解决当前的危机。
这也是为什么。
他这么迫不及待的,要让齐主下定决心的原因。
话说回来,要不是在张仪来之前,嬴渊曾再三叮嘱。
只怕张仪也会有所着急。
但现在,张仪有人托底,别无所畏惧。
而苏秦可没有。
这就是二人在现实中的差距。
又接连两日。
齐主每日都请苏秦饮酒。
第一日,酒过三巡之后,苏秦问:
“若齐帝无意与秦联盟,就请将秦使赶走吧。”
“或者为向天下人明志,烹了那秦使。”
这番话将姬发‘吓’到了。
秦奉两国之间,多大仇,多大怨啊,竟是要烹了对方?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燕国的使臣呢。
而苏秦也并非是说大话。
他那样问,只是想再确定一下,姬发到底心向谁。
但是,身为帝王,自幼长在皇家,什么阴谋手段没有见过?
打太极,是每一位帝王的常用也是最为基础的手段。
只听姬发笑着说道:“朕听说,你与那秦使张仪,乃是师兄弟关系,同是鬼谷门徒。”
“按理来说,你们应该亲如兄弟才是,为何要想将他烹了?”
苏秦回应道:“陛下有所不知,我二人虽为师兄弟,可平日里却极少见面,互相也都是竞争关系。”
“更何况,如今各为其主,在下,也只是为了奉国着想。”
姬发点了点头,“师兄弟之间,哪有那么多的仇怨,改日去找他喝上一杯,往日种种,皆烟消云散。”
堂堂的齐国皇帝,既然在这里当起了他们兄弟二人的‘说客’。
要是鬼谷子知道此事,也得夸他们有本事。
当苏秦又想提正事的时候。
姬发却打听起他们在鬼谷子那里求学的经历...
第二日。
苏秦这般问道:“陛下如果不愿与我奉国罢手言和,还请明说,外臣在这里,也逗留了许多时日,是时候该回去了。”
这番话,是想问姬发,他对奉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