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记得自己并没有一次性就理解完全部的莫扎特。
他在自己音乐会结束后又去找了好几次两人,直到内田光子因为她的演出任务离开,这才终止。
而在这么多次的交流之下,傅调对于莫扎特的感觉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单词。
童年。
这个就是莫扎特所应该有的感觉。
这个也是内田光子和那位理论大师两人所共同觉得,莫扎特应该代表的音乐。
最难去诠释的三位作曲家。
莫扎特,肖邦,巴赫。
其实也正如同人生的三个阶段。
童年,青年,以及老年。
巴赫是老年才能真正理解的音乐。
年轻时候弹的巴赫,和老年时候弹的巴赫,完全不一样。
而莫扎特,则是童年时候最应该去演奏的作品。
正如同古尔德说的那样,莫扎特就是一位把自己当成神童,装小孩逗其他人开心的小丑。
莫扎特最为正确的诠释,应该是对于自己童年的理解和诠释。
在场的所有人,所有能够成功站在这个舞台上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他们的童年基本上全部都充斥着光辉,伴随着痛苦。
即便是根本没有到场的郎良月,也同样如此。
正如同莫扎特的童年一般。
莫扎特拥有着最为耀眼的童年,他的童年就是在所有人羡慕的目光中走过的。
并不是依靠着父母或者家庭。
仅仅只是依靠着他自己个人的光辉。
而他在这样的光芒背后,则是无法用言语去诠释的痛苦。
不停的练习,不停地学习。
只为了自己这个神童的名声不会被其他人摘掉。
他甚至成年的时候,都试图保留自己神童的名声。
隐藏在光芒背后的,则是无与伦比的痛苦。
在这样的痛苦之下,才能诞生出更为完美,更能展现出他神童天资的音乐。
这个就是莫扎特。
一个因为神童而被所有人所熟知,也被彻底困于神童之中的天才。
而想要演奏出他莫扎特的感觉,并不仅仅只是需要去理解莫扎特的童年,还要理解自己的童年。
而自己的童年,究竟是如何呢……
傅调的手指轻柔的按下。
钢琴的声音缓缓响起。
莫扎特的作品,第五号钢琴奏鸣曲在此刻瞬间响起。
这个是莫扎特年轻时候的作品,也是代表着莫扎特最为耀眼时期的作品。
傅调的眉毛轻微的挑起。
身体也不由自主地略微晃动起来。
这个并不是作秀,而是真的,他似乎感受到了莫扎特音乐之中的那种力量。
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音乐的每一颗音似乎都是在向着上方跳跃的感觉。
这个就是莫扎特。
周围的人听到傅调的演奏声音的时候,眼睛逐渐亮起。
“这个就是傅调的莫扎特吗?”
“有意思欸,这个有意思欸!”
“这个莫扎特感觉真的好不错啊!”
“……”
众人小声的交流。
他们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傅调居然会选择莫扎特的作品作为他下半场的开场。
对付傅调的莫扎特,他们对于傅调的认知仅限于之前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时候,傅调曾经演奏过一部分的莫扎特出来,作为波利尼的代替。
当时傅调的莫扎特怎么说呢……
不能说差吧?
只能说还不错。
虽然没有特别多的特色,不过他的音乐也没有什么错误,属于比较标准的那种感觉。
可以给人一点惊讶,惊讶于傅调居然会演奏莫扎特,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感觉。
现在很多人听傅调的音乐,其实更多的是去听傅调的肖邦,以及傅调的那一首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虽然网上也有傅调莫扎特的存档,可是听的人并不是特别多。
有这个时间,我去听内田光子那群人的莫扎特不香吗?
内田阿姨的莫扎特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绝。
还有古尔德的莫扎特其实也还算不错,就是因为他总是在公众场合下骂莫扎特,说莫扎特做作之类的画,让很多人产生了他不会弹莫扎特的感觉,但是只是讨论莫扎特的版本,古尔德也还算可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家们,他们对于莫扎特的诠释是要比傅调要强上许多的。
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几乎大半辈子都去研究莫扎特了。
可是现在,在听到傅调的莫扎特后,他们惊讶了。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才过去半年时间不到,傅调的莫扎特居然可以变得这么……
这么的出色?
是的,就是出色。
相比较之前的平淡,现在傅调的莫扎特给人的感觉便是出色。
听上去好像出色并不是什么夸人的话,毕竟出色的人那么多,没有完美那么优秀。
但是……
相比较其他的作曲家而言,最为困难的莫扎特,巴赫,以及肖邦,最为需要的感觉就是出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海上来的钢琴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海上来的钢琴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