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为了获得夏国的黄金,大举进犯栀子王国,所辖兵马三十万,从北边进犯而来。
自栀子王国吞并苏国以来,北边边境上依然还是旧有苏国老封臣的军队,只不过改换了下门庭,人员和编制都原封不动保留下来。
之所以这样处置,是因为栀子王国自立国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空有几百万大军却东挡西杀,这北边的防区一直处于原来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加强。
这些原本效忠于苏明明军队因为主力在与公主大军的交战当中消耗殆尽,或早已投降了公主,而留下的边军也不过几万人马。
这几万边军见到小王子大军大举犯边时,只能依托坚城互相固守,相互间也难互通消息,根本不敢,也无法出城与小王子大军野′战。
小王子索性就不理会这些要塞的边军,长驱直入,一下劫掠了十个州县,俘获人口十余万,又胁迫这些人走在最前列,准备攻打北边重镇阿古口。
当沈易先接到公主的信时,阿古口已陷落,小王子兵锋直指北边最后一个要塞,仙姑岩。
只要仙姑岩再被拿下,栀子王国北部,原来苏明明的属地就全部被小王子占据,兵锋完全可以南下,直指东平城了。
栀子王国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全布置在夏国,一时征调费时费力,公主只好让正在休养的余士成带领新训出来的八十万新军开赴仙姑岩,对阵小王子。
新军并未上过战场,公主怕他们拦不住小王子大军,只好给沈易先写信,让其快速带主力回转。
沈易先接到信后,从字里行间看出了公主的焦急的心情,又怕他担心过甚,又强自安抚他,不必太过急切。
沈易先知道战事一定很危急,如果余士成打得很顺利的话,是绝对不会惊扰到他。
沈易先不明白小王子为何今年竟选在夏季水草已很丰美时大举北犯,历来那些草原蛮族都是选在秋季末,为了度过草原上酷寒漫长的冬季,草料溃乏,为了储存物资才侵扰中原各部。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看了一眼退缩至王城之内的夏风,冷笑数声,心中已猜到了八九分。
可是小王子大举犯边不能置之不理,他便安排苏辙接替自己的位置,留下近一半大军困守只剩二道城的夏风。
夏风如今已成瓮中之鳖,完全与外界隔离,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城中有两纵两横的河流经过,可这都是人工挖凿的河渠,随时可以在城外投毒,甚至干脆将河道堵塞改道。
城中一旦没了水源,即使城中粮草丰足,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日,这让夏风很抓狂,急命人在城中四处打井。
沈易先结束了这半日的攻城之战,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苏明烈,他被压在了倒塌的城墙下,被人刨出后,勉强救回一条命。
沈易先思考良久,觉得苏明烈此人心思简单,不如将他也留下,配合苏辙困守封锁夏风,也因他已是自己心腹,也可以钳制苏辙,使其不敢有过分举动。
在兵力的留守上,沈易先为了快速赶回去,带走了大部分骑兵,只留下了大部分重甲步卒。
这样的安排使苏辙也不敢再有什么想法,而且困守城池也用不到骑兵,这让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已是两天之后,沈易先带兵东还,临别之时,与苏辙,苏明烈两人告别,并叮嘱他们死死困住夏风,勿叫其逃脱,并郑重承诺,一旦打下燕都城,他们将是首功一建。
最后这句话让苏辙心动不已,以公主的惯例,哪名将军打下了敌城,这城通常都封给其,作为奖赏,但对于沈易先的举动,却哭笑不得。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沈帅为什么会一直防着自己,想来也是上次在卫城,刺客突然趁着公主和沈易先在地洞中发起攻击。
自从那一次以后,沈帅对自己始终隔着一层,设身处地,想来这也是难免的事,想到此,他暗暗下决心,一定把这最后一点事情处理得漂亮些,改变自己给沈易先留下的固有形象。
他的决心已下,便和苏明烈两人商量,既然燕都城只剩内城,王城,城中兵马也不过三十多万人,可是沈帅一走,给自己留下的人马也不过七八十万,且以步卒为主。
自己兵力比对方多一倍还多,可对方是在城墙之后,处于守势,除去城墙消减后,自己的兵力并不占优势,至多与对方持平,要攻打城坚墙厚的内城与王城,怕是并不占优势。
思来想去只能困守,可仔细算了一下龙虎关和沈帅留下的军粮,能够己方人马消耗三月,三月之后,还得从内地调粮,如果到那时还未拿下燕都城显得自己也太过无能。
两人商量了一下,最好在月内将夏风生擒,可是谁知道留在内城的军粮能供夏风三十万大军消耗多少时日,硬要围困下去,鬼知道,耗费多少时日。
两个人一商量,准备让河流改道,以前燕都城为了加强防守,特意挖渠,引入叹息河,这才有了七纵七横的水网密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栀子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栀子公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