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的斥候揭帘而入,司马懿接过书信一看,拆开来映入眼帘的是歪七扭八的文字,极不工整,登时双眉一轩,笑道:“这是燕贼的手笔,看来是自己写的——小子不学无术,平时也不练练字,现在可贻笑大方了。”
帐内众人闻言皆笑。
司马懿为数不多地挑了他一个毛病,可看到信的内容就笑不出来了,全都是阿谀奉承之言,好话也说尽了。
若不是信中开头写着“司马公亲启”五字,他还真以为送错地方了。
众将见司马懿脸色沉了下来,都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出声,胡奋壮着胆子问道:“太傅,这——这燕贼说了什么?”
司马懿厌恶地把信往桌上一扔,哼道:“给我几句阿谀奉承,说跟做两回事,这小子是打定主意要拖住我们了。如不出所料,他并不想跟我等在徐无山一带进行会战。”
胡奋微微有些吃惊,暗想如今魏国外有西、南、东三面皆战,内有王凌引数万人马作乱,若是在幽州被公孙修给拖住了脚,真担心其他各处若是占了州郡,抢了关键的要地,以后要收复失地的夺回来可就难了。
“立即发兵至徐无山一带,逼燕贼出来决战。他拖得了,我们拖不得。”
司马懿眼神微微地眯了起来,心想你不愿战,我倒想一战。不说远的,此时吴国发兵二十万进攻合肥,若是没有援兵及时赶到,恐怕数月间就要被攻破。
不知不觉间,已进入了争分夺秒的地步。
胡奋当即领命应是。
接下来魏军的动作可就极为快速了,由胡奋统率一师先入徐无山设防,把各处山道、险要都给扼守住了,自徐无山由北向南,可谓固若金汤。
公孙修得知徐无山藏着魏军数万人,心中冷笑不已,对邓艾道:“老贼心中急不可耐,看来也担心天下有变。”
邓艾点了点头,说道:“想来司马懿亲率大军北上伐燕,也不是全为了报当年的一箭之仇,而是他认为魏国诸将之中,唯有他一人可速灭燕国,然后徐徐而还。”
“老贼用兵确实厉害,以快跟诡诈着称。”
他笑了笑,对这点保持充分地肯定,老贼虽然人品、私德都不行,可能力才华却是当世第一,要不然也不会被曹氏三代人驱驰。
邓艾道:“这样一试,已知他是想速战速决,我已命诸将守好各处,他想要直接拿下无异于天方夜谭。”
果不其然,又过六日,燕军仍是不出兵,魏军可能有些坐不住了,命人至昌城下叫骂。
公孙修全然当成了耳边风,骂得多难听也不掉块肉,何必费尽唇舌。
司马懿只觉好笑不已,又命人至城下邀请燕军的主事人出面洽谈,面子上做安抚之意。
邓艾闻知轻笑一声:“这是打算故技重施了?不可信之。”
此次手段就恶劣了许多,邓艾看也不看来使,直接命人拖了出去,重责五十军棍,直接扔出了营外。为避免下回燕国使者访魏国也被同等对待,邓艾并不取了对方的性命。
待见得使者浑身是伤的回来禀告,司马懿一愣:“这是怎么了?”
使者哭丧着脸道:“燕贼蛮横至极,尤其是那邓艾,根本不愿意见我,直接命人把下官拖了出去,重责五十军棍。”
司马懿“呵”的一声,喃喃道:“邓艾?此人倒也学得了公孙修的几分精髓。”
又过一日,邓艾直接释放出了五十名俘虏,托俘虏送一句口信给司马懿,应邀三日后在徐无山谈判。
司马懿登时疑惑不解,“邓艾怎得又答应了?”
转念一想,燕军把拖字诀发挥到了极处,这半个月转瞬即过,竟被其一拖再拖。
司马懿点了点头:“好,既然要会面,那就省事了不少。”
——
与此同时,陇西战场是另一番局面。
蜀汉在刘禅的旨意下,集结了数万人马分别由卫将军姜维、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讨伐魏国。
此番的出兵规模在五万人,也是蜀汉自诸葛亮星陨后的最大规模北伐。
姜维披带甲胃,腰悬宝剑,整个人意气风发,望着一眼不到头的蜀军,心中升起了万丈的豪情,心中默念道:“先帝跟武侯的一生夙愿,将由我来为其完成。”
他明白这一战许胜不许败。
倒不是个人荣辱,而是蜀国的北伐大业,姜维视之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这一路上,最为忧愁的是夏侯霸。
他作为新降的魏将,刘禅很是康慨,给了他车骑将军的位置,夏侯霸心里总觉得低人一等,是以处处低调,不显山不露水。
姜维瞧出了夏侯霸的心思,笑道:“仲权,不要那么拘谨,这里又无旁人,何至于此呢?”
夏侯霸苦笑一声,忙道:“将军见笑了,末将只是习惯成自然了。”
姜维道:“我等共为大汉争光,不需要夹着尾巴做人。我知你新降于汉,恐觉不安。其实这又有何妨,我也是一员降将,直到受了武侯的点拨跟开导,这才存念于心,没有一日敢忘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