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穿越者可能觉得:我就是土匪,我只要狠下心来一把刀乱杀乱砍当李自成就行了,读书人都是负心人,随手能捏死的存在。
有这种想法的,一般活不过三章,活五章只能证明作者水了两章。
要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固然需要擅长用兵的勐将,可比起开疆扩土,更重要的是内部安稳,全国各地的十里一亭长、百里一县令,无不需要一套自上而下的官僚系统,做皇帝的要管住疆域,总需要发号施令吧?发号施令总需要写圣旨发下去给官吏,底下的官吏读明白了旨意,上报民情总得再递个报告的奏折上来吧?
连写个奏折都需要有文化的读书人执笔,处处都需要读书人来扎根管理,才能构建一个可以统治的帝国。
时间一天天过去,冬去秋来,辽水冻住的结冰也开始出水、龟裂、融化,正是寒冬消退,初春将至,若换作往年,百姓必定欢呼度过严冬,可今年却开心不起来,冬雪融化意味着魏国万大军即将远征辽东。
是万劫不复的人间地狱,还是千钧一发的绝地反击?
这是避无可避的一战。
燕国大亨五年。
燕王宫,群臣汇集列于殿下。
公孙修手持象征着天子威仪的七尺剑,昂然立于群臣跟前,沉声道:“诸位爱卿,魏国兴不义之兵,又有曹爽奸逆之辈玩弄权术,不惜兴兵十万,旌旗数十里相闻,挟威自重,窥视大燕。除应战之外,别无他法。其兵虽众,无义无名之兵则必败,此战谁欲为先锋,挫敌锐气?”
这一声反问,只把阶下的杨祚、卑衍等人听得血为之沸,都把目光盯住了燕王手中的七尺剑,纷纷请求作为先锋出战。
七尺之剑,天子之威。
这柄剑意味着什么,众人都心中明白。
汉高祖为亭长,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得天下,及贵,当别得七尺金剑。
公孙修也明白这一战绝无取巧的机会,司马懿征辽东完全是在质疑中出兵的,其兵力也算不得优势性,并且也因吴国的配合进攻、蜀国蒋琬进驻汉中,以及曹睿的病重不久人世,仓促结束了辽东之战。
而曹爽就不一样了,手握大权,威不可当,动用的兵力也达到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喜欢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