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原来的寝宫过于荒废,又有些闷热,前阵子陛下就下令。让皇后移居甘泉宫,这道旨意下得悄无声息。是口谕,只内府的人忙活,外朝知道的晚,却也掀起暗流无数。甚至有人觉得这是皇后复宠,帝后和睦的前兆。
可惜,皇后迁宫之后。还是照样呆在宫里像尊菩萨,万岁爷也还是照旧不去看皇后。最多有事儿才去坐个一时半刻。
下面的人也就不瞎琢磨,帝后那是两尊神,他们两个再闹,底下也得小心伺候,现今愉贵妃那是宠冠六宫,年轻的主子们也不能望其项背,可在皇后面前,还不照旧不敢炸刺!
九皇子在宫里横行无忌,今日来见他这位嫡母,照样整理衣冠,恭恭敬敬的。
不过今天皇后还是只让他在殿外磕头,宫里的大宫女给他递来一碗酸梅汤,喝了就让他走。
皇后待所有皇子都一个样,春给酸梅汤,给绿豆汤,秋天是红豆汤,冬天总少不了一碗红枣姜茶。
一开始还有人犯嘀咕,后来年复一年,大家都习惯的很,要是哪日皇后娘娘忽然热情起来,怕是那些皇子才要担忧。
可今日,陈玮忽然想见一见自己的嫡母,强忍了半天,才把出口的话吞回去,慢吞吞又走了。
临走回头,正见一个身量高挑的大宫女,手里小心捧着个包袱,从侧门进了屋里。
陈玮脚步一顿,他身边本来无人,一出宫门,就有个小太监凑到眼前。
“主子,娘娘身边的姑姑去了一趟内府,要了一批缎子走,看样子是想做一身朝服,拿走的缎子里有江南进贡的上等红缎,应该是郡主用的朝服。”
陈玮点点头,忽然一笑。
他很少笑,平日里笑不是冷笑,就是讽笑,今日却笑得没那么多含义,只是笑了笑。
“走吧,娘娘心情好,别忘了叮嘱御膳房多进些笋子。”
册封郡主之事,本来磨磨蹭蹭,可宫里陛下身边的老太监一出马,礼部那边就一路顺当。
吉祥的封号一连选出十个,只等呈送陛下钦定。
皇帝特意交代过,他要自己挑一个,礼部那边自然是不敢怠慢,不只是礼部,内府的朝服也一早妥当,郡主府也早早圈出地方,就等着翻新装修,恭迎新任郡主娘娘住进去。
吏部那边也很利索。
第一批外派官员的名单,很快就定下来,第一个就是欧阳浩,让人一竿子支到西北去,还是个偏远小县城,去当县令。
能第一次就捞个县令当,哪怕是进士出身,也算中规中矩,很是不差了,可那是西北,还是匪患一大堆的不毛之地,也不知道欧阳浩中进士之后的喜悦还能剩下几分。
没过几日,宣旨的太监便到了。
大体意思便是,从今天开始,红尘从一介民女,晋级为荣安郡主。
红尘她们一早就知道消息,但还是不免愣了一下,尤其是红尘,简直大吃一惊。
荣安?
封号到不算很特别,一看就是大路货的样儿,但是用了一个荣字。皇帝册封的郡主其实不少,宗室也有好些,功臣之女有时候也会册封,但有封号的很少,而且荣字更为罕见,只有皇家正经亲王的嫡女才有此殊荣。
半晌,红尘才想起让人拿荷包打赏,送走了这些太监们。
内府还派了两个嬷嬷,教导她一些规矩,还有册封礼的步骤,大周册郡主比较简单,可再简单那也得穿着朝服去皇宫折腾一圈,哪一步出错那都丢人。
罗娘心里直打鼓,好生请了嬷嬷进门,一接触才松了口气,这两个嬷嬷都和善的紧。并不像她们想象中一样威严刻板,红尘到是半点儿不怯,应对自如。
内府的人向来看人下菜碟,要是他们对待你公事公办,冷漠的紧,说明你在上面的人眼里根本不重要,可一旦你是上面皇帝或者娘娘十分看重的。这些人能马上春风化雨。
当然。其实就是有点儿些微的差别,不是聪明人还不一定能看得出,这些人。最知道什么叫与人为善。
学规矩还挺简单。
红尘又不是要进宫,也不是丫鬟奴才,是个郡主,当主子的本来就自由得多。
两个嬷嬷都觉得红尘小姐十分有灵性。任何一件事,只要说一遍对方就能记住。要是哪儿有不对,她们指出一次,对方就再也不会犯第二次。
要是宫里那些小主子们都这么省心,两个人觉得自己还能再干个十年才退休。
不过两日工夫。两个人就教无可教,拿了丰厚的红包,高高兴兴回内府。
罗娘去送。红尘客客气气地道谢,两个嬷嬷都乐了:“这谢我们是受之有愧。郡主娘娘的规矩本就好得很,便是没有我们,也出不了什么差错。”
这话挺真心,她们一时间都怀疑宫里流传的八卦消息是假的,说什么这位荣安郡主乃是个乡下人,能得陛下的青眼,那还不知道是走了多大的运,可看看人家,行走坐卧,哪一处也不比那些正经主子们差!
出门上了宫里来接的驴车,两个嬷嬷对视一眼,齐齐吐出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毓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毓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