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的阴影覆盖整个英语世界。
另一方面则是全球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货币需求量持续增加。这其中奥地利帝国及其盟友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说到底还是经济发展和货币的问题,现有的金融系统已经无法支撑起这样规模的经济。
各国都在寻求用纸币填补空缺,很多国家也都做出了尝试,结果自然都是一败涂地。
首先防伪技术就是大问题,只要假币的制造成本低于纸币的面值造假人就有利可图。
这个时代造假的可并不只有民间团队,有的时候甚至是国家亲自下场搞钱。
另一方面则是此时的金融法律并不完善,发行纸币的银行等于给了别人挤兑自己的金融武器,并且这种手段还是合法的。
那些进行合法挤兑的商家还会在报纸上刊登某某银行因超发纸币而破产的消息。
所以大多数经营良好的银行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那为什么历史上还有那么多因超发引发的挤兑潮呢?
答案自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银行都会选择过量超发。
历史上1848年奥地利帝国雄心勃勃的货币改革,最终便是因银行滥发纸币导致不得不草草收场。
此外此时的纸币使用极为不便,流通性差到几乎罄竹难书的地步,甚至有些货币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都无法流通。
由此还催生出了黑市中的兑换业务,更别说那些跨国贸易,货币的损失严重地阻碍了其利润的扩大。
弗兰茨此时搞了一个自己的圈子,定期按需增加货币,用预期钞来限制贵金属的流失速度。
但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奥地利帝国做生意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奥地利帝国的预期钞。
于是乎弗兰茨组建了欧罗巴货币同盟,但金银双本位的制度实在维系不下去。
金银双本位缺点之前已经详细介绍了,在不做过多赘述,总之就是涨跌双亏,且非常容易被其他国家套利。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非要把钱借给奥地利帝国的原因之一,别看当时奥地利帝国将利率压得很低,看起来似乎是把英国人逼到了绝路。
但实际上英国佬这些年来,利用金银双本位的机制在奥地利帝国套现,至少净赚10个点。
不光英国人会利用这个机制套现,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这场盛宴。
这对于那些遵守规则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弗兰茨组建的欧罗巴货币同盟仅仅一年就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要知道历史上法国人组建的拉丁货币同盟从1865年正式成立,至1927年解体,足足维持了62年才彻底崩溃。
此时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金矿开采的速度太快和远东、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导致整个欧洲市场的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
另一方面则是英国佬的掺和。与此时不同,历史上英国对于拉丁货币同盟是支持的,毕竟他们也有扩大贸易的需求。
但此时奥地利帝国抢占了太多市场,这让英国的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于是乎英国佬便另辟蹊径开始玩起了金融游戏。
有些人总喜欢说金融是聪明人的游戏,是聪明钱对笨钱的剥削。
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在金融市场体量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是富人通过赚穷人的钱变得更富的过程。
那些幻想着剥削富人的穷人,最后多半还会回到原点。
奥地利帝国此时在欧罗巴货币同盟中掌握着最多的筹码,同时也承担着最多的牺牲。
弗兰茨可不准备继续这样将就下去,毕竟改革的越晚阻力越大,改革的越晚奥地利帝国的牺牲也就越大。
弗兰茨的想法刚一提出,奥地利帝国内部就先吵了起来。
“陛下,我们的体系才刚刚建立起来,此时就要更改本位货币恐怕会遭到其他成员国的反对。
英国人和法国人一定会借机来争夺货币同盟的主导权,这样会使我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尤其是我们和英法的影响力本就是伯仲之间,那些本就摇摆不定的小国说不定会就此倒向英法...”
外交大臣哈贝斯库勋爵对此表示非常担忧,内政大臣乔瓦尼·巴蒂斯紧接着说道。
“陛下,我们不能抛弃白银。暂且不论德意志和亚平宁半岛的那些小国,我们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持有国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的盟友西班牙、墨西哥也都是产银大户。
我们与美国南方和幕府交易主要使用的也是白银,如果我们抛弃白银,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将会损失惨重。”
....
其他奥地利帝国的主要官员大多也反对采用金本位,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有。赞同使用金本位的官员就很少,布鲁克男爵说道。
“黄金的稳定性要远强于白银,哪怕是世界上发掘这么多超级金矿,黄金的总量依然远远小于白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