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韦皇后百般阻挠,可是中宗李显对自己的弟弟李旦毫无戒心。
这还得从当年说起,当年李旦曾“数次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
尽管李旦称病只是给自己躲避政治风云找的借口,但他不争的性格,给中宗李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李显复辟后,感激于弟弟李旦当年让位的“义举”,便加封他为安国相王。
因此,相王李旦的地位是非常超然的。中宗李显特意让他留在京中,不令其前去就藩。
安国相王,安国、安国,当然得安在京中了!
临淄王李隆基作为相王李旦最疼爱的儿子,当年武则天召李显、李旦回神都之时,李旦实在害怕,托病不能成行,李隆基便替父赴京了。
武则天大手一挥,便将临淄王府设在了神都洛阳,从此李隆基只需要遥领封地事务。
这也算得上是当下的特例!
唐代前期,诸王一般会到封地去,以其封地的都督或者刺史的名义来管理当地。
确实是不能留居京城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规定,便变的也不是太严格了。
及至当下,皇子大都在京城建有宅邸。也可以通过在朝中担任官职来参与政事。
可是郡王还是不行的!
只有到了玄宗朝之后,皇子与郡王才能名正言顺的留居京城,只遥领一个封地刺史虚衔。
因此,当下的封爵制度其实已经到了由紧趋松过渡期,已经不像汉朝与明朝那般严格了。
有点类似于宋,封王在某种特殊原因之下,不仅可以不就藩,而且有时候还可以位宰辅。
相王府已经迁去了长安,临淄王府没有特旨,也就只能留在洛阳了。
韦皇后为了打压相王,故意分裂其势力,将相王的得力臂助临淄王李隆基,扔在了洛阳。
只不过,她是真没想到,在丁昊的经营之下,从此临淄王李隆基反倒成了洛阳之主。
喜欢神笔从项羽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神笔从项羽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