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考生在科举试卷上暗戳戳的讽刺他,温体仁都得捏着鼻子录取。
最重要的是一个被温体仁处理知县的母亲,不远千里,在旁人的资助下,来到京师。
每天都在街上等着温体仁的轿子路过,然后拿着砖头沾上臭狗屎砸他的轿子。
而且破口大骂,骂的极为难听。
一个老太太当街辱骂当朝首辅,自然成了京师的奇景。
崇祯也知道这件事,特意给温体仁增派了五十名守卫,也不愿意跟一个撒泼的老太太大动干戈。
温体仁甚至得派人暗戳戳的保护老太太,生怕她死喽,被旁人说是他指派的。
毕竟这个时候,泥巴掉在裤裆上,不是屎也是屎了。
可五十个侍卫那也没啥用,拖把沾屎,犹如吕布再世。
几十名高大威武的汉子,奈何不了一个撒泼的老太太。
还有南京的大臣,特地带了一口棺材进京要参倒温体仁,说是不成功便成仁。
结果京师“百姓”在他进入京师的路上,争先给他的棺材贴满了鼓励他的诗文(鸡汤),以至于新诗覆盖旧诗才能粘在棺材上。
结果被崇祯重罚他哗众取宠,当众打廷杖。
对于这些言官的话,一直标榜自己为圣君的崇祯,不得不经常听言官们放屁。
然后摸索出来了一条新道路,廷仗,然后戍边。
据说围观群众给他请了各样和尚、道士给他做法加持身体强度,希望他别被打死。
皇帝没想让他死了,得到这个美名,手指头一点,给他发配到辽东去戍边了。
温体仁身为大明第一重臣,如此待遇,可谓是让他丢尽了脸面。
崇祯对此毫不在意,而且也隐约参透出来一点,温体仁是有几分为他代受委屈的意思。
王应熊见温体仁不出声,才开口道:
“陛下,就当此事没有发生过,高迎祥必须得死!”
“哼。”崇祯愤怒的甩了下衣袖:“贺今朝想要谈条件,有本事就来京师跟朕谈。
许鼎臣与张宗衡他们二人是否也投了锤匪,竟然为他出声?”
几个内臣阁老便不再多言。
此事不了了之,但更是加剧了崇祯想要杀了高迎祥,而且要亲自去观刑。
贺今朝他有什么可狂妄的。
待到宰了高迎祥之后,便要重点对付你!
一个小驿卒,也配在朕面前猖狂?
崇祯暴怒之后,又派人去催促张凤翼,也没有想着要换一个总指挥之类的。
阿济格此番进入大明之后,根本就毫无阻力。
大明没有一丝的招架之力,只敢躲在城中,瞧着他们伺机的屠杀、劫掠。
皇太极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为了减轻明军对阿济格的压力,也派人去策应他。
向着另外一支军队向着山海关进兵,以此来牵制明军。
奉命执行任务的是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岳托、豪格以及诸多贝子。
皇太极依旧是保留自身实力,两红两蓝战力受损后,两白旗已经成为主力部队。
两黄旗不到最后时刻,不会轻举妄动。
多尔衮率领右翼从中后所入,多铎率领左翼从锦州入。
崇祯得到消息后,更是焦急万分。
这些清军怎么一波一波的来了还来?
可他着实是没有实力驱逐这些清军,只能等他们劫掠个够,再退出京师。
就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巡漕御史倪于义劾总督河道侍郎刘荣嗣欺罔误工。
原因就是漕运不通,给刘荣嗣调拨五十万两修建新河二百余里,舟不能行。
刘荣嗣强行以军法要求他们行新河,可是走新河的舟船认为河道太浅南行,多有怨气。
被诬陷贪赃银二十万两!
他竟然敢贪朕给他的修漕运的钱,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崇祯正在气头上,直接下令逮捕他进诏狱。
实际上刘荣嗣兴修水利,勤政爱民,是个清官,因为提前考虑骆马湖对河道的冲击之事过于超前。
导致新修建的新河,在几年后才能正常使用,百姓们才念他的好。
但早就无济于事了!
靖辽伯吴国俊押运高迎祥进京的路上,贺今朝同样也带着万余人马向着京师进发。
伺机营救高迎祥,顺便再从清军那里切出些战利品来。
卢象升也接到了崇祯的指示,对于招抚之事越发的上心起来。
可是随着洪承畴的到来,以及投降过贼寇的总兵张全昌被逮捕的消息传开。
许多起义军又变得迟疑起来。
特别是蝎子块,他先前与张全昌交往密切,毕竟以后大家就要在一个锅里吃饭。
咱俩都不算是“清白”身世,将来可不得好好相处?
不是谁都想放弃手中的权力,去当一个安心富家翁的。
蝎子块听说要追究张全昌的罪,会不会连累他?
特别是洪承畴来了,会不会随便找个借口杀了他?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蝎子块本来热衷于被朝廷招抚,因为出现转机,开始对大赦变得迟疑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