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的做法就是皇帝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素服(不穿锦绣黄袍)、避殿(暂离正式寝宫)、减膳(降低伙食标准)、撤乐(停止宫廷音乐)等项。
如果认为情况更为严重,皇帝还应该向上天和臣民公开检讨自己的失德和无道,就是所谓“下诏罪己”。
但崇祯是一个好脸的人,当年后金鞑子肆虐北京城,他没有下罪己诏。
昔日流寇要来皇城杀他,炮轰祖庙,导致祖宗受惊,他也没有下罪己诏。
可现在,皇陵被挖了,要不要下罪己诏,他变得迟疑起来了。
罪己诏主要是皇帝向上天和臣民公开检讨自己的失德和无道,就是所谓“下诏罪己”。
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要通过自我批评来求得冥冥中昊天上帝的谅解,以重新邀得上天的宠卷;
二是用严格的自律使皇帝本人深刻反省,以痛改前非;
三是通过皇帝严于律己的精神,使朝臣和天下百姓振作起来,跟朕一起共图复兴大业。
大明祖坟被挖,这件事,当皇帝的无论如何都得有个交代。
崇祯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又极度自以为是的人。
对于继承大位数年以来国事日益糜烂的形势,他一直认为主要是朝臣负国造成的。
反观他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则是兢兢业业,朝干夕惕,精明干练,洞察一切,是本朝和历史上少有的英明之君!
据说男人成长起来,大概是在三个时期。
第一个便是少年时期,以为全天下全世界都会围着自己转。
而崇祯十几岁当了皇帝之后,心里自然是这样认为的!
全天下就该围着他转。
而且朕就是大明的中兴之主!
此等想法与林丹汗身为蒙古大汗旁人都要高看一眼的思维颇为契合。
他们二人被誉为明末卧龙凤雏,不无道理。
不得不提一嘴,皇太极的运气未免有些过于好了,对手太菜,以至于他稍微显得英明神武一二,就能吊打他们。
关键是这二人在心中是不愿意帮助敌人的,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屡屡“助敌为乐,且不要回报”,当真是最佳第六人!
这种君主,比敌方势力小心翼翼培养的谍子,发挥的作用还要大。
因此,不论是表面上还是在内心深处,崇祯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从来没有进行过自我批评。
而下诏罪己却是要通过最公开最隆重的方式,向天下全体臣民表示朕错了!
这让后金东夷怎么看朕?
这让蒙古北虏怎么想朕?
这不就是让那帮流寇看朕的笑话吗?
还有小弟朝鲜,见朕下了罪己诏,他们会不会继续往后金靠近,觉得朕不行了?
天下的百姓会如何看朕?
这对于妄自尊大惯了的崇祯,心理上是很难承受要下罪己诏的。
无异于他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自己动手打自己的脸,还反复打的那种。
崇祯跪在蒲团上,看着祖宗排位,为了大明的利益,他可以发布罪己诏,这样也能鼓舞士气。
天下大乱多年不平,这次祖陵又被捣毁,是一个极严重的事。
尤其是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崇祯便说皇陵遭变,指定不是朕的不德导致,让臣子穿素服请罪。
经过这么多年的伺候皇上,尤其是内阁首辅温体仁对于皇帝的性子十分了解。
所以以内阁为首,各房尚书以及大臣们共同上梳,为皇陵发生如此不幸表示慰问,且把罪责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自责的很。
陛下不相信臣的自责诚意,尽管看看方才上疏的千字自我反省?
崇祯旁边小山高的奏疏,全都是朝臣的检讨书,且皆是原创!
有了这些大臣的承担责任,让崇祯内心稍微好受一些。
他再次看了看这些自我检讨的内容,越发确信大明天下这般糜烂,跟朕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全都是朝臣的责任。
诸位祖宗若是不相信的话,朕可以把臣子的奏疏都烧给你们看一看,他们所言个个情真意切。
崇祯此举的行为:属实是厕所里面嗑瓜子,你面对祖宗是怎么张得开嘴啊?
真觉得祖宗全都是鬼了,就开始在这湖弄鬼了?
崇祯在祖庙里做好了心理建设之后,便走出太庙。
第二天,崇祯就下令逮捕漕运总督、凤阳巡抚杨一鹏,巡按御史吴振缨,守陵太监杨泽。
并且任命兵部右侍郎朱大典总督漕运兼任巡抚庐凤淮扬四府,移镇凤阳协同洪承畴围剿流寇,特别是张献忠,其余贼寇可以有投降的机会,但是务必要他死!
当然第一要务是修复皇陵,免得洞穴成为蛇虫猫狗之家。
杨一鹏被下令处斩于西市,吴振缨被罚戍边,杨泽直接自杀以求个全尸。
当然太监能有什么个全尸,不过是丢了皇帝的脸面,家奴得立即死,还有同行帮他踢凳子呢。
交代完了这些事,崇祯再次身着素服亲自到太庙向祖先祭告,流着眼泪向二祖列宗汇报了祖陵罹难的不幸,以及解决措施,算是有了交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