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叹一声,袁淼觉得这般动脑子,实在是有些费神,只得是无奈的说着:“不论为何,帝王之命,某也只能遵从。皇帝命我三日之内整顿好骊山军,之后便立即出发……”
“三日?”这个时间,可没在刚刚那禁军的话里出现,周成不由的挪动脚步,拿起书桌上的册页,缓缓打开,目光在上面移动着,然后微微皱起眉头:“一万户?皇帝竟然下令,从这次灾民之中,划拨一万户随同先生前往肃州白登山……”
“皇帝是要某保住这一万户呀!只要这一万户百姓,在肃州安定下来,玉门关一带也就彻底的稳定下来了。某相信,这一次皇帝不会只划拨这一万户前往肃州,陇右道其他州也必然会接收关中灾民!”说到这,袁淼想起了之前自己想皇帝提的,关于灾民安置的问题,当时他就提到了划拨百姓充实边地。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他这个提议者,会变成提议的承办者。
“当整个陇右道人口上来之后,陇右道各地边军就有了稳定的征召对象,边军兵员充足,不论面对草原还是吐蕃,都能从容自如。一旦皇帝决心扫荡敌人,陇右便能自起一支大军来!”
周成皱眉,立马问道:“难道皇帝不知道,百姓多了,对陇右道的边军来说,也是一个负担!”
狭长的河西走廊,因为本身的地理原因,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一旦有敌来犯,军队就只能是拼死硬抗。
撤退?
对于河西走廊上的军队来说,撤退就是将身后的自家百姓,抛之不顾!
也是因此,整个河西的军队将士,向来都是悍不畏死的。
对于他们而言,本就是没有撤退可言!
历来的小范围争斗之中,死战全灭的军队比比皆是……
看着不安的学生,袁淼微笑着询问道:“你觉得这个时候的草原又或者是吐蕃,会有精力举族进攻陇右?”
顿时,周成哑然。
此时的草原自然是没有精力,自己都顾不上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大唐?
而吐蕃,这时候大概正在争权夺利吧。
这个时候只要关中的灾民到了河西,只要年余时间就能彻底的安顿下来,到时候整个河西走廊的局势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然如此,学生这次就陪先生一起吧!”周成抬头看向先生,坚定的说着。
一万户百姓随同到独登山,到时候朝廷必然是要让先生管辖治理的,大概在皇帝的设想之中,也不会出现先生独立不停朝廷号令的事情。毕竟一万户百姓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实在太少了。但是有这些百姓在,至少骊山军的补给就能解决了。
而他随同先生前往独登山,自然是要担负起治理百姓的任务。
只不过,袁淼却是摇摇头拒绝了:“这一次,你留守骊山!某会从研究院,带些先生和学生去独登山!你留在家里,家里的一切就都要靠你了!你不在,某不放心!”
先生这是将一家子都托付给自己了!
周成不禁动容,心中激动之余,却又有一些不安。
“可是……皇帝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中了先生!师弟……可还……”周成还是对这个突然到来的皇帝调令,感到反感,并且保持着反对的态度。
如今,星辰正怀着孕,这可是新丰侯府第一个孩子!
虽然星辰不是正室大妇,但其意义却也不同一般。
而按照常理来说,皇帝这个时候就不应该,让即将成为父亲的先生离开骊山。
袁淼笑了笑,起身走到周成身边,抬手拍着学生的肩膀:“就这样定下来吧!让火药工坊这三天,不论是增加工人,还是流水线不停,某要更多的火药!更多的武器!这一次,一万户百姓都要靠咱们骊山军了!再往工坊准备好,某要带上一批能在肃州生产火药武器的工人!”
“喏!”
周成神情严肃,面对先生的叮嘱,他重重的点头。
再次拍拍学生的肩膀,袁淼挤眉安慰着:“既然咱们没有办法拒绝,那就只能选个好一点的姿势,接受将要面对的一切了!”
“朕只想让他离开长安!”
太极殿,皇帝李世民终于是再一次的站在了这里,面对着广阔的太极殿广场,注视着远方静静的说着。
守在一旁的干台,稍稍上前离得皇帝更近了一些。
李世民脸上之前的一丝情绪消失,严肃的问到:“骊山军,如今到哪里了?”
“陛下,骊山军……按照新军操典中的行军规定,这时候想来是已经出了会宁关到了陇右地界了。”答了皇帝的问话,干台想着好友已经离长安那么远,不由的接着开口说:“按照骊山军送上来的奏报,新丰侯大概是要过了河之后,转道凉州去拜会一下凉州都督的。然后才会沿着长城进到甘州,过了建康军的驻地之后才会到肃州。”
李世民有些意外,偏头看向自己的内侍总管,轻笑一声说道:“没成想,你个狗奴竟然也会看新军操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贞观传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贞观传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