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淼很是懂事,了然之下缓缓的退出到殿外。
殿外。
依旧是阳光明媚。
或者,用骄阳似火来形容,会更加的贴切一些。
滚热的气浪在远处地平线上不断的翻滚着,好似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都给融化了一般。阳光照射在层峦叠嶂的宫殿群众,从屋顶瓦片上反射出来,折射出汇聚成点的灼热的光斑来。
反应皇帝最后的话,袁淼已然是记在心中。
如今王德厚的死,嫌疑已经是彻底的从袁淼的身上转移走了。
不论于公于私,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都要对齐进行一番补偿。
同为十六卫之一,右武卫驻地就在长安城便,哪里可能会缺少操练。无非,李世民是要借此找一个借口,弥补一下之前对袁淼的怀疑。
但是皇帝又是个不会出错的生物,所以这个时候便需要一个恰当的借口了。
右武卫缺少操练,火药经过试验得到认可可以托大规模。
都是借口而已。
为的,便是弥补臣子之间可能出现的嫌隙。
外面很热,干台却照样是领着一帮子宫女内侍候在外面。
看这些人脸上,竟然是没有丝毫的汗水。
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而一直等候在外面的干台,看到自己好友总算是安然走出来了,显然也是悄悄的松了一口气,连忙上前:“新丰侯?”
看着干台脸上掩不住的关心,袁淼微微一笑:“如今朝中诸事繁杂,陛下圣体为要,宫殿之中不可多放冰块纳凉。多通通风,人都是要出汗的,要是一直锁闭住了汗,对身体总是不好的……”
新丰侯没有说旁的事情,那边是说明了方才的陛见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这时候,袁淼还能提到皇帝所在宫殿的事情,干台带着些许疑惑,试探的询问着:“科学?”
“恩!科学!”袁淼点点头。
听到肯定的回答,干台便是连忙符合。
如今在长安城百姓眼中,科学那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非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学会贯通的。
那科学,更是能让袁淼成为国朝侯爷。
便可知,在百姓心中该是怎样重要了。
干台自然是要比普通人知道的多些,科学的种种神奇手段,无论是在长安城中还是在骊山袁家庄,他都是接触过很多。见这时候袁淼肯定了,干台便是一阵神往。
谁能够知道,科学竟然还对医术人体有所涉及。
这边,因为天热怀里也不好揣上鸡腿之类的,外臣在宫中也不好久留,袁淼便自己走在了前头往着宫外出去。
后面,干台得了提点,连忙的便是招呼人,将皇帝所在的宫殿一圈的窗户都给打开,好让里外的空气能够得到流通。
等袁淼将将回到在长安的府邸中。
从东宫之中,便已经有了一道加盖三省大印的正式旨意流传了出来。
原本被闲赋在家的新丰侯,不知为何入宫两次,便被皇帝取消了嫌隙,重新掌握了全力,更是得到了扩建右武卫火药新军的恩荣。
不过结合如今的局势来看,大多数的人都是认为,皇帝这是要加强军队的力量。毕竟如今长安动荡,军队力量的加强,对于稳定局面必然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热议的是。在这道重新启用新丰侯的旨意之后,是另外一道旨意。
圣命,由中书令房玄龄主持,遴选朝中近百名官员,分赴各地巡查灾情。
与此同时。这些官员负有审查盘询问责之权。
从旨意上来看,皇帝已经越发的重视这一次北方的灾情了。甚至于,在不断从南方调集粮草,抚恤百姓的时候,更是要从国朝中心长安调集众多官员外出。为的便是要看住地方的官员,不致使这些地方官员贪腐渎职。
不由的,这道旨意便让人联想到了,如今突然成群涌入到长安城总的灾民身上。
大概,皇帝是认为京兆府外面的地方官员,是有问题的?
于是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无数人开始了相互之间传递消息。
同时,这一次被皇帝派出长安城的官员,最高的已经是到了三省堂官,门下侍中高士廉。其下,另有刑部尚书郑善果。
如今长安城乃是中书令房玄龄在负责,加之朝局大政都是房玄龄在担着的。
所以,让身为侍中的高士廉领队赶赴地方,已经可以说是极为重视了。甚至于说,皇帝可能是要借机严惩一些人。
而郑善果被派出长安,则是因为他刑部尚书的身份。刑部掌国朝律法,更是在对外宣告着,这一次皇帝并不打算简单了过的。
郑善果,其祖父乃是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郑孝穆,其父郑诚则是北周大将军、开封县公。母亲崔氏,则是出身自清河崔氏,乃是当世世家之一。而郑善果本身,亦是世家之一的荣阳郑。
刑部。
领了皇命的郑善果正面色沉默的坐在大堂上。
一旁下方,是侍郎韦义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贞观传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贞观传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