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进一步追击,也没有上前指挥压制,夜莺的头部猛然抬起,独眼释放出的光芒让鲜红色机体显得格外狰狞。
“已经来了吗……”
呢喃出意义难明的话语,原本包围住奋进号的感应炮一起冲向上方,红色夜莺紧随其后。
##########
战况不利。
兵力对比、战场态势、我方士兵的疲惫、奋进号机件磨损状况——将以上数据对比浓缩后,用“压倒性不利”便可以概括全况了。
正如预测中那样——
打从一开始,罗兰就没有完全把成功突破的希望寄托在行动的隐秘性上。以史塔西的能力,只要嗅到一点气味,追查蛛丝马迹并分析出来龙去脉也就是个时间问题,李林更是一旦有了疑心就会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哪怕没有明确的证据,仅仅只是可能,他也会那么干。
不是胆量和气度的问题,不被承认为国家实体和正规军队的身份,某种程度和秘密组织无异的精灵阵营在这方面一贯如此而已。
如此一来,“遭遇拦截”就成了不得不考虑的状况。根据防卫军的编制、应对此类状况的作战条令还有雾礁空域的战场环境考虑进去,得出的结论是:可投入作战的兵力约为2条浮空战舰,4~5个中队规模的MDS,再加上若干外围辅助力量。
不能是更大规模的部队,否则在这片空域无法展开,大舰队也难以快速反应。编制出保有足以运用MDS部队的容量,又可以执行闪击奇袭作战的机动舰队才是最适合的。尼德霍格、弗蕾娅、卡斯帕尔出现在战场上多少有些意外,不过战局整体走向正向他预测的方向发展。
胜负的关键不是能否击沉战舰或者击坠多少MDS,从现在开始才要真正分胜负。
“你还有余裕去管别人吗?”
无线电里传来冰冷的声音,交错的光线掠过仓促改变飞行方向的独角兽前方,超音速状态下横移产生的G力给视野染上鲜红。
“弗蕾娅……!!”
极速翻滚的视野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鲜红的残影烧刻在罗兰的视网膜上。那绝非光束或者导弹的痕迹,带着确实的质感和足以叫人寒毛倒束的敌意,拖着犹如彗星般闪闪发亮的尾巴在岩块中穿行。
来不及稳定姿势,一脚踢开快要和自己相撞的石块,罗兰全力搜寻着那道红色影子。状似彗星的影子不再显露行踪,忽然间仿佛全方位被人盯住的感觉抵住咽喉,反射性地改变方向,滑入死角的感应炮炮口再度迸发粒子束的光芒。
“我说过了吧,要加上‘中将阁下。”
描绘出曲折的轨迹,一抹红色在浮岩缝隙中留下浮光掠影。没有放过那转瞬即逝的残像,结合粗略概算的无线电定位,对准最有可能藏匿的方向扣下扳机,岩石爆散的的光芒中浮现出夜莺彪悍的轮廓——布满曲线的线条,令人联想到甲壳类的外部装甲,覆盖装甲和武装而显得肥大化的肢体。头部单眼亮起寒光,舞动手脚让重心产生位移,配合喷射,眨眼间夜莺再度消失于浓雾和碎岩之中。
好技术。
罗兰心中不禁赞叹。防卫军将级军官有资格调配或订制专属个人的MDS,身为李林心腹的弗蕾娅专用MDS自然不是泛泛之辈,除了输出方面略输一筹,某些性能指标可能还高于独角兽系列。可框架和推进器的性能再怎么强化,同样尺寸的机体输出也没有差上两倍甚至三倍的道理,更不要说输出还是自己这边更有优势,可现实却是弗蕾娅占上风。
这不是机体性能的差距,而是某种更深层次、可以说是根源层面的差距。没错,这感觉就像之前和卡斯帕尔对决时体验到的……
“不要把我和你们这些依赖机体性能的死小孩混为一谈!”
杀气瞬间膨胀开来,从岩快后闪出三个细小热源。
那是以脑量子波来驱动的自动炮台——感应炮。因为太小,很难被侦测到,在不被对手察觉的情况下滑进死角,以全方位的光束攻击歼灭对手。这片到处都是漂浮岩快的地方正是这些致命小玩具绝佳的狩猎场,而自己这边完全不知道究竟哪一块石头后面藏着一台蓄势待发的感应炮,光是那份难以想象的恐怖和压力就能把人逼疯。
不能停在一个地方——冒出这个念头的瞬间,令人胆寒的警报声同时响起。理解到那是来自下方的接近警报时,红色MDS的单眼忽地填满眼前,腹部传来沉重的冲击。
质量和加速度相加的冲击力全数加诸在腹部,独角兽被踢向后方,从背后袭来的强大G力压迫住罗兰。装甲发出叽叽嘎嘎的异响,紧贴身体各处的抗G药液和冲击转移术式同步启动,勉强护住内脏但并无法将足以震碎全身骨头的冲击全部吸收。
是提前预测到我方的回避运动,发出感应炮的同时从下方死角冲过来吗?受到G力压迫拉扯的脑袋浮现这些疑问后又褪去。
还差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