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也有罗兰带来的“可能性”,但这些并非关注重点,就算说出来,思想还停留在党争、正统之类上的老爷爷们能否理解,也值得怀疑。
他们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够了。
“差不多该是准备点起狼烟,宣告我们归来的时候了。”
“您是说,要进入动员状态吗?”
恩斯特议长嘴巴微微颤动,难以掩饰的惊慌和惶恐根本无法和平日里总是冷冰冰地强调“精灵主体性”,谴责“军方太过软弱”的强硬派旗帜人物联系到一起,仿佛不是同一个人似得。
说起来,这种人哪里都有。在普法战争之前,普鲁士议会的议员们拼命抨击俾斯麦是“战争贩子”、“该死的****者”,战争结束之后,议员们敞开怀抱拥抱****,天天叫嚷着要对法国和俄国发动预防性战争,等俾斯麦冷笑着要求议员们“拿起枪和士兵们一起实践理想”时,议会立马安静了。类似的还有旧日本帝国海军的一些人,譬如机动舰队司令南云忠一,光看取消偷袭珍珠港第三次空袭、回航时拒绝攻击中途岛、中途岛海战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等一系列畏首畏尾导致其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剧时,谁曾想到这位小心谨慎到近乎胆小的舰队司令,在战前是知名的主战派,也是攻击不主张对美开战的山本五十六、吉田善吾、井上成美等人最起劲的右派急先锋?
一切色厉内荏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总喜欢用最大的嗓门宣扬最激进的东西,但真的遇事之时或者鸦雀无声,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没有尝过战争的味道,认为战争乃是甜蜜之物的人。
躲在安全的地方大放厥词,鼓噪战争之人。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种族都不缺少这类存在。
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回避风险,接下来会用的招数必定是——
“可……可是,执政官阁下,现在查理曼尚且没有针对我们采取行动,要在不知何时可能爆发战争的情况下长期保持动员体制,负担也是相当大的,恐怕市民们会……”
马蒂亚斯议员的声音越来越小,一点也不像他平日里的表现,在审议限制扩军和针对“被统治种族”的法案时,他的嗓门可是大到能让玻璃窗发抖的。
在红色眼瞳的注视下,蚊蚋一样的细小声音完全消失,会场内只剩下呼吸的声响。
拿各种理由来回避责任也不是太稀奇的招数,特别是用“人民”、“民意”来做挡箭牌,只要有点智商的政客都会用这一招。不过马蒂亚斯说得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长期的优渥生活会降低市民的忍耐限度,不论他们是否从心底里支持一场大战,当战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时,现实总会促使他们思考战争的意义,动摇他们对战争和政府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才要借着这个机会促使市民们从国际和平的迷思中清醒过来。”
李林一边环顾评议会全体成员,一边说:
“到明年春天之前,亚尔夫海姆将彻底进入动员状态。”
会场再次哗然。
这是评议会第一次从执政官口中得知开战的准确时间,依照李林一贯的作风,这显然不是什么心血来潮之作,必然是经过长期谋划后的决定。
事实也正是如此,依照气象局的预测,秋冬两季天气将会变化,空中支援将会大打折扣。此外国际局势固然不利于查理曼,但尚未真正到达临界点,有必要等待其与诸国矛盾进一步激化。最后为发动进攻所必须的作战物资尚未就位,新编成的装甲师、摩托化步兵师正在调整集训中,新的武器和军事设施仍在紧张地生产建设……
种种客观原因的考量下,最终开战日期被定在来年5月初,届时防卫军的钢铁洪流将化作巨大的镰刀,将查理曼人的军事、政治力量一扫而空。
在此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实施动员,将亚尔福海姆纳入战争的轨道。为此所需的第一步,便是实施精神总动员,手段便是一系列皇纪4600年纪念活动。
“我们有义务让公民们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宣扬‘国体意识让他们知道为何而战,提高对国民士气动员,加快总体战准备。要知道,我们可只有一次机会。”
没有谁提出异议。毕竟就算观点有若干不同,李林所言依旧是大家的共识。
国际规则依旧是简单粗暴的丛林法则,想要独立建国,靠的不是真理是否在你手里,而是手里的枪杆子够不够硬。精灵阵营貌似实力强大,可终究没有太多的家底可以拿来败,他们的机会只有一次。
皇国兴废,在此一战。
虽然是陈腐的话语,用来形容亚尔夫海姆的状况倒是一字不差。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也就能理解“诸君努力,奋战到底”指代的精神总动员的意义所在。进而对用“观舰式”、“阅兵式”之类的活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的用意也会认可。
“不过……观舰式之类的活动会不会太过激烈?能不能用平和一点的手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