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在加速器中制造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完全掌握强作用力,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层次。
一个是区区0.8级的地表文明就能轻易做到的事情,另一个却是3级文明才有能力掌握的高级科技。
卡里米奥拉像是好奇宝宝似地眨了眨黑乎乎的大眼睛。
这位自称为【勇者A】的强大存在还真是大方,说话做事毫不掩饰,完全不像这个星系里那些贪婪自私、阴险狡诈的家伙。
不仅没有因为她的粗暴攻击直接把她杀死,甚至还把所有的尖端科技知识都教授给了她。
代价不过是失去自己心爱的白色羽翼,一辈子都必须要以这种黑不溜秋的状态活下去。
这代价可太低了。
她的运气还真好,这是遇上大好人了。
李恒的双眼扫过卡里米奥拉,他没有对这个“大好人”的印象发表任何评价。
希望等一会她还能保持这个想法吧——如果名为【卡里米奥拉】的庞大个体还能继续维持自我存在的话。
卡里米奥拉不知道这位勇者A在想些什么,她的脑袋在脖子上转过三百六十度,而后又上下翻滚转动了几圈。
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圈周围这个用一整颗恒星铸造而成的巨大球面世界,她语气有些遗憾地道:
“我还以为您已经掌握了真空能量的使用方法了呢。”
那可是无比巨大的能量,远比宇宙中可见的恒星、行星以及暗物质都要多得多的能量。
将真空能量称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不为过。
真空不空,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
在李恒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无限本质的时候,他就将自己当成了一种真空能量生物。
真空中弥漫的希格斯场让原本没有静止质量的基本粒子,夸克、W玻色子等等都获得了静止质量。
在一般的解释中,这种希格斯场对粒子的作用被解释为“粘滞作用”。
粒子在希格斯场中移动,就像是进入了黏糊糊的液体内部,受到了粘滞阻力,因此表现出了静止质量。
不过比起这种解释方式,李恒更喜欢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希格斯机制与真空的性质。
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时,有些物质会表现出超导电性,这是21世纪的普通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除了超导电性与完全抗磁性以外,超导体还有另外一个很少被提及的特性:
在超导体中,光子会变重。
原本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在超导体中会获得静止质量,电磁力在这里变成了短程力。
真空中弥漫的希格斯场对传递弱相互作用的W、Z玻色子做的事情也是同样的原理。
这两种玻色子在理论中本应该是没有静止质量的,但希格斯机制赋予了它们巨大的静止质量,让弱相互作用力变成了短程力。
因此,真空是什么?
真空本质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超导体。
世间众生都生活在真空这个超导体的内部,星辰与众生都因为真空的超导性才能存在。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明白通用型物理学圣剑是如何抹除粒子的静止质量的。
基本的原理就和提高温度破坏低温超导体的性质,让变重的光子重新恢复零质量一样。
所谓的物理学圣剑,本质上就是一个用夸克与胶子制作而成的手持式超级粒子加速器。
将粒子的能级提高到超过真空这个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破坏真空的超导性质,从而让基本粒子恢复到没有静止质量的状态。
既然真空是一种超导体,那么真空的密度自然也是可以计算的。
正是这个计算得出了一些与现实宇宙密度极不相符的结论。
宇宙的密度每立方米还不到一个氢原子,一立方米的质量大约10^-27千克。
与真空有关的密度计算,无论哪一个都要比这个数值大得多。
与强作用力相关的被称作夸克-反夸克凝聚,它的理论密度是宇宙物质密度的10^44倍。
这一凝聚的实在表现就是原子核内部用来传递强力的介子,介子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
与弱相互作用相关的弱超导凝聚密度更大,理论密度是宇宙物质密度的10^56倍。
此外还有超对称性量子涨落。
利用超对称性理论,抹平了真空的剧烈震荡,消除了真空无穷大的密度。
它的密度是宇宙物质密度的10^60倍。
这个与量子涨落相关的数值就是常说的“真空能量”,也就是卡西米尔力。
一立方米的空间中隐藏着1000个太阳质量的庞大能量,而且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的任何一处。
什么核聚变引擎、夸克引擎、黑洞引擎,跟真空中蕴藏着的巨大能量相比都弱爆了,得到的那点能量连零头都算不上。
目前的结论是,这种种凝聚有些对真空的密度有正的贡献,有些则有负的贡献。
最终在各种复杂机制的精确调节下,只留下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亿亿万万位的微小部分,造就了能被人类看到的密度极低的宇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触手怪的宇宙之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触手怪的宇宙之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