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这个以“文明存续”为目标的玩家来说,核战争里死个五亿人根本就不是事。
地球历史上的黑死病杀死了7500万人,那时候地球总人口才不过四亿。
按照比例来计算,黑死病可比这场全面核战争恐怖得多了。
但对于星球上的整个人类文明而言,这场黑死病远远算不上是什么灭绝性的灾难。
不如说,它的好处比坏处更大。
如果没有这场黑死病削弱了教会的神权,后面的文艺复兴不知要晚上多少年。
知道不同的信息,站在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上,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天鸽现在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身体向后惬意地躺倒在沙发上,游戏正在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向前推进,这种努力过后终于取得成果的满足感还真是爽快。
虽然也有祖宗猫提醒的因素在内,但具体的方案却都是由他独自思考出来的。
前面两次游戏中,天鸽努力维持着整个世界的和平,累死累活当救火队员。
但在维持了两百年的和平世界之后,两次游戏最后都开启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进入了全面核战争的深渊。
这说明在这颗星球上,人类内部的战争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经过黑猫的提醒之后,天鸽改变了思路。
既然全面核战争无法避免,那就将这场战争的后果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前两次核战争中,后续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地球上的生态圈崩溃,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生物灭绝。
在食物网中,越是位于高层的生物,经过层层转换后能得到的能量就越少。
作为生存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位于生物中最弱的那一列,是和恐龙一样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灭绝的大型生物。
在这种生物大灭绝中,渺小的虫豸蝼蚁也许还能顽强地活到下一个时代,但智人这个种族却会被灭绝。
至少以这颗星球上人类掌握的科技,还不足以让自己活过一场生物大灭绝。
天鸽结合自己从这个游戏中得到的信息,分析出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地球人灭绝这个结局其实完全是他一手推动的。
在前两次的游戏中,他一心想要走出地球、走向星辰大海,找到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外的第二聚居地。
因为对教会的血脉科技有所了解,所以他知道从无到有发展出完美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多困难,因此他根本没动这方面的脑筋。
人类那适应性极弱的身体对环境极度挑剔,最近的宜居星球也在二十光年开外。
核裂变碎片火箭的最高速度能达到6%光速,这一段旅程所需的时间足足有三百多年。
即使开发出了冷冻休眠技术,想要进行大规模移民,这艘宇宙飞船的大小也至少要达到千米级,用以维持模拟内部的正常重力。
这样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质量在百万吨以上,以6%光速计算,其动能超过了10^23焦耳。
这还只是理论最小值,实际所需的能量只会比这更多。
最关键的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
这个数字相当于20万亿吨TNT爆炸释放的能量,比起21世纪中期全人类的核武器总当量高出了四百倍,与希克苏鲁伯陨石的能量在同一等级。
这颗从天而降的巨大陨石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引起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后续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毁灭了称霸地球上亿年的恐龙。
当地球人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星际移民时,掌控的能量必然会达到生物大灭绝这一个级别。
根据天鸽从游戏中得到的历史记录,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地球上共发生战争次,仅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
即使算上天鸽后续维持的那两百年,地球人的文明史中也仅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和平时期。
当这样一个文明拥有了能造成生物大灭绝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手指飞快地在平板上点按,破坏比起维护和建设来得简单得多,带来的游戏爽快感也要多得多。
天鸽这一场游戏前后只花费了不到三个小时,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做什么仔细的思考,就轻轻松松地将整颗星球上的所有人都拉入了战争的泥潭。
破坏,破坏,继续破坏。
在全面核战争之后,两大联盟持续的常规战争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动乱与饥荒。
大量身体孱弱的老年人和婴幼儿死去,地球的人口总数减少到不足八十亿,再次死去了十五亿人。
这场前所未有的浩大战争杀死了星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但却并没有就此结束,更没有带来一个统一的文明。
有天鸽这个开着上帝视角的游戏玩家在后面暗戳戳地拖后腿,鸿盟一开始迅速解决战斗的方案宣告失败。
“王凡天”这个角色干的那些坏事终于在战争开始两年后曝光,被直接处以死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触手怪的宇宙之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触手怪的宇宙之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