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只是土地的所有者,还是百姓的统治者。
佃农佃户被固定在土地上。
如果现在恢复士绅阶级的特权,那大明朝的工业化进程肯定会被极大的遏制——人口,或者说,能自由流通的廉价的劳动力,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燃料之一!
朱皇帝很清楚,把人从土地上赶进工厂,未必能给底层带来多少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不少的摩擦、冲突。
但同样的。
如果他不这么做。
那一百年之后。
整个中国的财富,都会被掠夺一空。
这可是明清两代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
没有了这些财富。
等后世中华要发展工业化。
就只能走一条让农村承受更大痛苦的道路。
原始资本的积累,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而现在,中华的民间是有足够的财富和资本的——所以,这一条血淋淋的路,如今可以温和一些,可以不那么血腥。
现在的人承受的痛苦,远比后世经过了百年国耻、战乱、饥饿等等的痛苦小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
朱皇帝是绝对不会容许,士绅阶级复辟,让他们重新掌握大量的人口,打断这个工业化的进程的。
罗芳伯闻言楞了一下,他下意识看了看那些远远离开,完全听不见他们对话的女官,压低声音说道:“皇上,这士大夫自古以来都是国家基石啊。”
“朕也没说士大夫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朱道桦微笑说道,“如果如今还是汉唐之时,朕恐怕还会乐意与士大共天下,但是现在可不行,时代,不同了!”
“士大夫的时代,过去了,若是让他们回来,那大明就会积贫积弱,最后沦为西方诸强的狩猎场!曾经欧洲也有个和士大夫差不多的骑士阶层,但现在的欧洲早就不失骑士的天下了”
罗芳伯愕然。
朱道桦竟然把士大夫和欧洲的骑士阶层对比。
不过话说回来。
似乎士大夫和骑士确实是有点类似。
只是欧洲人将骑士的权利义务用明文规定出来——从大领主那里取得土地和农奴,并且承担兵役。而在中国,士大夫到底有多少权利,要承担什么义务,都是非常模糊的。
“大舅哥,朕刚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可不知道这些,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现在看起来.当初对国内的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天下,只能说是天命所归了。”
什么天命所归,明明是你自己在装,之前和满清斗需要士大夫的支持,现在大局已定,所以开始把矛头对准士大夫了。
罗芳伯心里嘀咕道。
但他哪里知道。
朱皇帝说的是真心话。
他是真的不太清楚“王与士大夫共天下”是怎么回事。
他甚至都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给混淆了。
在后世有个月经问题:如果中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满洲八旗统治下的大清帝国,而是一个类似于明朝的汉人统治的国度,或者干脆是明朝又续了两百多年,那么还会有百年国耻吗?
类似的问题产生了不少的争论。
而现在,朱皇帝在当了皇帝之后,从更高的维度上,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对那个时代的中华而言。
民族矛盾掩盖下更深层次的矛盾,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回真的是体制问题了。
表面上。
明清两朝都不像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帝国。
因为他们没有像是武士、骑士这样的封建领主。
大部分时候。
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
皇帝的政令能从上到下,传达畅通。
在科举制度下。
士大夫阶层也完全是国家的枝干,和皇帝合作统治着国家。
他们看起来是一群人畜无害的文人集团。
他们的身份也不是基于血缘的世袭,而是主要来自于科举。
而科举。
又是一个比靠血缘世袭来选拔官员更加公平的选拔模式。
不过。
在现在的朱道桦看来。
士大夫阶级。
事实上就是封建领主阶级。
他们事实上统治着地方,他们通过科举从“大领主”那里获取权力和身份,拥有士大夫身份的士绅可以参与基层政权的管理。
他们拥有一定的司法权——民间的纠纷大部分是要他们进行裁判。
他们拥有土地,以宗族的形式控制着底层人口。
当然了。
士大夫比起什么日本武士欧洲骑士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的。
比如他们的身份并不是世袭的,他们的阶级不是固化的,底层百姓也有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士大夫身份的机会——所以上升的渠道是存在的。
因此。
如果把士大夫和日本武士领主进行比较的话,那恐怕还是时时刻刻都有新鲜血液补充的士大夫牛逼一些。
历史上。
传说中名将辈出的日本战国乱世,在乱世中杀出来的那些历史上最牛逼的日本武士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