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火力!目标,华军旗舰镇武号!”
上午十点钟,但双方那个的最近距离到了九千米左右的时候。
约翰.杰维斯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英军数十门大炮几乎同时开火。
三百三十毫米的主炮发射的实心穿甲弹犹如陨石一般,呼啸着冲着镇武号战列舰而来。
轰轰轰!!
第一波炮击,其中一枚炮弹就落在了镇武号舰艏八米处。
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形成了一场小型的暴风雨。
不过镇武号上的官兵们都没有慌乱。
作为大明帝国最核心的军舰的官兵,他们都是从海军士卒、军官之中优中选优的精锐。
其中不少军官还是大明光复勋贵的勋贵二代——现在的大明朝的勋贵最大的来源当然就是追随者光复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功臣们,但是也有部份是前明的勋贵后代。
由于大明王朝的继承制度完全是嫡长子继承。
所以。
那些非嫡长子的勋贵后代们都得自己去谋出路。
其中像是海军军官这样需要一些比较高的文化知识的兵种。
还是吸纳了不少的勋贵二代的——君不见,连大明皇三子都来军舰上干了吗。
所以,大家都很清楚,想要第一轮炮击就命中的难度,堪比被雷劈。
这个时代的舰炮,准头很有问题。
基本上一百炮能中一次就算是不错了。
能不能命中,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运气的。
所以速射炮的优势就在这里——命中率不高,次数和数量来弥补。
多射几次。
总有一次中靶的。
英军大口径的架退炮几分钟打一发,而明军装备的小口径速射炮一分钟打几发,几乎是十倍的色素差距。
即使是同样的命中率的情况下,速射炮的优势都是十分明显的——这还是排除了小口径炮比较灵活,射角调整比较方便的情况下带来的命中率相对更高的情况。
基于双方海军理念上的根本不同。
所以现在英国海军装备的普遍都是射速很慢,但是却可以发射大口径实心穿甲弹的架退炮——因为实心弹无法爆炸,想要保证威力只能尽可能的提高口径了。
其实一枚口径三百三十毫米的实心弹如果从水线位置击穿一艘战列舰的装甲的话,威力也挺可观的——但是又回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了,现在的火炮命中都难,又如何能保证准确命中水线呢?
相比于英军。
大明海军这边选择的基本上都是速射炮,在战列舰上普遍装备的都是速射炮,连主炮都是一百明寸的速射炮,通过抛射炸弹来作为主要的毁伤手段。
大明印度洋舰队总督张保在看到对方一轮炮击并未命中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英国人下一轮主炮齐射已经是五分钟之后的事情了,镇武号那是偶户已经迂回转向了”
张保想到。
“现在就看老天会不会站在我们这边了!”
陈化成深吸一口气。
和约翰.杰维斯预料的不一样。
大明海军这些差生们并没有打算让更灵活的巡洋舰/护卫舰队去迂回。
而是直接选择让十二艘镇级战列舰迂回!!
所以.
如果镇武号和其他的战列舰迂回到了侧面之后。
已经被打掉了一半动力的洪烈号,就会暴露在英国人的主炮的威胁下。
只有五千吨的洪烈号,如何能抵挡得了一发三百三十毫米巨炮的轰击?
“总督大人,可以转向了!”
这时候,一名参谋大声提醒道。
“转向吧!”
张保深吸一口气。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如果洪烈号被击沉了。
那邓焕庄的子女,还有广州邓氏一族都会得到大明帝国的好好照顾的!
而如果邓焕庄活了下来。
那他凭借这一战的功劳,未来甚至有一任海军部尚书的前途,甚至可能有封侯成为勋贵的可能性——身世清白,海军军官学院出身,因功逐步提拔,而且还是很早就举家追随的老革命,这样的出身肯定有机会的。
现在。
就看邓焕庄自己的造化了。
“右满舵!!”
张保的命令很快传到了镇武号舰长,手臂骨折了的朱宜铣的这里。
朱宜铣也是轻伤不下火线。
甚至还带着伤站在了指挥塔上,让所有如果的舰上官兵们都看到——皇帝老子的儿子都在舰上死战了,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死战的。
庞大的镇武号舰身陡然向右转动。
这一幕。
让站在东方号的指挥塔,一直用望远镜观察对手动向的约翰.杰维斯上将和他的副手威尔.史密斯都惊呆了。
怎么回事?
怎么是战列舰转向,而不是大家预料中的巡洋舰?
在指挥塔内。
大英帝国印度洋舰队的参谋军官们脑海里面浮现了一句话:完了,司令官又猜错了!
嗯?
我们为什么要加个又呢?
大家纷纷看向了约翰.杰维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