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杨翦就追上了那唱歌的山民,只见对方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肩膀上挑着竹担子,竹担子前面,是一只装满了草药的竹筐,后面则是一捆柴。
这山民的年纪虽然大了,而且还挑了担子,但是脚下的步伐却是依然稳健,走在山路上,让杨翦也是一阵的好追。
“老伯,你等下我。”
杨翦最终还是喊了出来,再不喊人家停下来,估计自己就会摔倒了,因为山路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可人家是本地山民,对这道路熟悉得很呐。
“谁叫我?”
前面的山民停了下来,转身回头看见了杨翦。
“老伯你好!”
杨翦追上了山民,然后停下来大口喘气。
山民看了看杨翦,用和蔼的语气问道:“哟,这是谁家的小娃娃呀,怎么一个人从山上下来的?你该不是迷路了吧。”
杨翦听到对方关心自己的话语,也体会到了先生所说的什么是“淳朴”了。
“老伯,您好,我叫杨翦,我想向您问路。”
杨翦一边说话,一边还是有点喘气,这一路下山,为了不摔跤,可是花费了不少体力啊。
山民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个小娃娃,由于前面说过的,虽然杨翦只有八岁,但是由于是在仙界长大的,所以身高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厘米左右,在凡间来看也有差不多四尺半,相当于十二三岁的孩子了。
四尺半的孩子,在山中居住山民看来,却是差不多十四五岁的孩子了。
眼前这孩子,衣装合身,用的是上好布料,干净没有打补丁,面色白皙红润,显然是出身富贵世家的孩子。
“噢,是杨家小子,你想去什么地方啊?”
山民微笑的说道,态度很客气,面对出身富贵世家的孩子,淳朴的山民显然也不想随意得罪的。
“老伯,我想问一下,去玉鼎宫要怎么走啊?”
“去玉鼎宫?杨家小子,你是要去拜师吗?”
山民听到这个玉鼎宫,也就明白了,因为很多世家的孩子,都是拜入宗门,去修道成仙的。
杨翦总算缓过气来了,很礼貌的回答:“是啊,老伯,我爷爷说,让我自己想办法去玉鼎宫,这是我入门的第一个考验,所以,老伯你能帮帮我吗?”
“没关系啊,杨家小子,我们边走边说吧。”
山民转身继续朝山下走去,不过刻意放慢了脚步,因为他看出来,这杨家小子跟不上自己的步伐。
一路上,山民和杨翦边走边聊天,很快,杨翦就知道了山下村庄的基本信息了。
“这座山呢,叫红莲山,因为山中有一种叫红莲的药材,比较出名……当然这座山也是属于玉鼎宫的……
“我们村呢,叫赵家庄,你也可以喊我赵老伯,我们平时有空就上山采药,然后过了一段日子呢,就会有玉鼎宫的修士过来收购这些药材……
“村里的教书先生,象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曾经去玉鼎宫拜师,尝试修仙,只不过因为资质不好,所以回家来了。不过他在玉鼎宫学会了读书写字,回来后就当了教书先生,在村子里也算是有地位的人了……
“你问玉鼎宫的修士什么时候再过来?真不巧,七天前他们才来过,把村里的药材都收购走了,所以我最近几天没事情做,才上山采药的嘛……
“这山有多大?很大很大,我跟你说,我每次进山都花上三天,再花三天出来,这还只是走了很短的距离呢。要是以后你能飞,那才了不得呢……
日上三竿头,赵老伯带着杨翦终于来到了赵家庄,庄子不大,也有几十户人家,两百多口人。
山民们平时务农,种些粮食,农闲时候就上山打猎和采药。
到了村子里,很多人都跟赵老伯打招呼。
赵老伯直接把杨翦带回了自己家,先休息一下。
赵老伯的妻子做了顿丰富的午饭,招待了杨翦,当然最主要还是烧给自己的丈夫吃的,毕竟丈夫上山六七天,啃的可都是干粮。
吃完了山野风味的午饭,已经是下午,杨翦在赵老伯的带领下,来到了教书先生家里。
教书先生也姓赵,是赵家庄本村人,当年十四岁的时候,去了玉鼎宫拜师,尝试修道修仙,只不过资质不好,一直到了二十四岁也没感应到灵气在身体里的流转,就下山回家,娶妻生子了。
如今赵先生也有三十五岁的年纪了,在村子里当了十多年的教书先生,带出了不少的学生,所以他在赵家庄也是有威望的人了。
“哟,赵先生,今天不用给孩子们上课吗?”
赵老伯进了赵先生的家,他本来想先跟赵先生的妻子打声招呼的,顺便把手里拿着的山里特产放下的。
谁知道一进门,就看见了赵先生坐在院子里,陪着小女儿在写字。
“呀,二伯,你怎么来了。今天孩子有点不舒服,所以他就早点放学,回来陪孩子了。”
院子里,赵先生的妻子首先喊了出来,她是外村嫁过来的,由于自己的丈夫只需要在村里教孩子们读书认字,不需要上山采药打猎,所以生活也算安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惊天仙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惊天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