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即童生试,每年八月在各县举行,其余都是三年一试,州试在三月下旬,在各州举行,考过便有秀才功名。
省试在同年八月里,在各省道治所所在州举行,考过便是举人了。
而会试则是次年春天在京都举行,考过称贡士或进士。
殿试是由皇帝取三甲的,当然,偶尔也会因各种原因黜落一些本已过了会试的人。
举人是有候官的资格的,安曾祖父不管是继续去参加会试还是就此去吏部候选,安家眼看都要有一场造化了,却不想这曾祖父读书熬坏了身子,一个冬天没熬过去就死于风寒了。
安家高祖年事已高,受不得打击不久也去了,留下年幼的一双儿女,便是安锦宝的祖父兄妹,总算安家有了个举人功名在吴县算站稳了脚跟,这兄妹俩还能凑合安稳度日。
安祖父又要维持家计又要刻苦读书,还要分神照顾幼妹,勉强考了个秀才可以维持读书人家的门楣便放弃了举业索性安心经商,自此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许是家学渊源,安伯父读书平平,算学却很好,磕磕绊绊好不容易考中举人后安祖父果断让儿子选择了明算科,孝文十年安伯父很顺利就考中了明算科贡士,虽则名次不高,却已是达成了安家数十年的期盼。
为了儿子和家族的前程,安祖父很是花了些银钱为长子补了从七品下的将作监主簿,虽官职不显,却实是个有油水的差事。
安家的生意原本就是将江南的茶叶、织品贩往北方,虽然规模算不得很大,但几代经营下来却很扎实,有自家的茶园和织厂,也有几房世代的忠仆。
为了生意安祖父原本一年中都有小半呆在京都,儿子顺利在选上官后安祖父索性决定举家迁往京都。
安家是商人起家,颇善投资,京都的宅子铺子一直都有置办,铺子便罢,宅子现有的都偏小,长子家人口简单便罢了,次子眼看要生一葫芦串的孩子,哪里住得下。
京都寸土寸金,能置办四进宅院的都是有品级的大官人和有名的富商了,安家若肯咬牙舍了银钱也能置办下一间,可安家根基太浅,安祖父实不愿惹人注意,很是花功夫寻访了一番,最后置办下了永春坊紧挨着的两座小三进的宅子。
位置不好不坏,胜在这一片多住读书人家,颇为清净。两座宅子中间开了门,安祖父随长子住在东侧宅子,称为东院,次子一家住在西侧,便称西院。一晃,已经在京都过了四年了……
“哇——”一声啼哭,打断了安锦宝的出神,愤怒地抓起书“啪”一声盖回脸上,想着正房里那个肉团子六娘心情复杂的很。
自打来了这个世界,嫡亲的兄长都有三个,超额填补了安锦宝前世对哥哥的渴望,且因生了三个男孩才得了这一个闺女,自是千娇百宠。
要培养一个强大的人有多难,但要把一个人宠坏真真是极简单的,没几年这人就完完全全抛弃了郑依全心全意做她的六娘安锦宝了,可是备受宠爱的么女还没当几年,她亲爱的娘亲又怀上了……
前世当够了姐六娘对当姐姐都有阴影了,好后悔啊,三岁以前她都是跟爹娘住的,夜里**的总有那么些动静,六娘一边心里尴尬得狂翻白眼,一边还要努力淡定地挺尸——咳,熟睡,现在想想当初要是整点动静给老爹吓萎了是不是就保住她么女的地位了?
唉,她也只是吐个槽而已,爹娘对于造娃的事业真是孜孜不倦呢,加上没满月的小七,老安家已经集齐七龙珠了,不知道能不能召唤神龙……
一旁坐在小杌子上坐了个年约六七岁的小丫头,梳着双丫髻一身青色窄袖布裙,倚着柱子睡得正香,不知是不是感应到附近诡异的脑洞猛然惊醒,一抬头“呯”一声撞在柱子上,熟练地吞下到嘴边的痛呼,捂着头侧脸看有没有被吵醒六娘。
正房那个团子才消停,身边的丫头又开始犯蠢了,安锦宝都不用看光听动静就能想象到那画面。
左右也睡不着了,安锦宝扒下盖在脸上的书:“彤儿!”
正苦着脸揉脑袋的丫头忙“哎”了一声站起身:“娘子你醒了?”
无视这句废话,“去看看我娘醒了没。”
“哎”
叫彤儿的小婢脆声应下小跑出去。
六娘无语。彤儿是进京之后采买的婢女,她爹把家产败光痛快死掉了,留下孤儿寡母无处依靠,幸而彤儿娘很有些裁衣的手艺,安家正缺人,便不介意她带个拖油瓶,一块儿买了进来。
六娘几位兄长陆续进学后母亲恐她寂寞,便把彤儿要来给她,说是婢女,几岁的小丫头能干什么,给她做玩伴罢了。因她年纪小又娇憨,上下待她都多有宽纵。
六娘身边正经丫鬟唤作竹青,原是母亲吴氏身边的丫鬟,因六娘幼时不肯吃乳娘的奶,是由母亲吴氏亲自奶大,身边便少了一名乳娘。三岁后搬出正堂,吴氏不放心女儿,便把竹青给了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帝少绝宠:甜心,要抱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帝少绝宠:甜心,要抱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