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手段,却面对一个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如果不给劳工钱,劳工当然不会干活。甚至一走了之。
霍崇当然知道这时代的工业水平,即便是21世纪,每次城市河流整顿工程都不是小数目。动辄以亿来计算的资金。满清朝廷没有这么多钱,那就只能从地方上弄钱。弄钱的手段之一自然是‘捐功名’喽。
“霍兄弟,你是个聪明人。咱们做了这多生意,你可见有差役来你这里收税?”
霍崇摇摇头。
“你以为差役不知道你和我一起做这个么?”
霍崇想了想,再次摇头。
“我本家在这里,差役不敢动你。可我本家一走,差役马上就要来你这里。若是让新来的知县知道你赚了许多钱,知县亲自下手,你还想活么?”
霍崇知道徐右林说的没错,只能叹道:“有了官身,只怕这税也少不了。”
“你有了官身,拿了银子就能办事。没有官身,你的钱就是知县的钱。这些知县在一个地方干一任,既然都不会回来,他们何必把钱留给下一任。呵呵。”徐右林描述着未来的局面,已经忍不住冷笑起来。
霍崇只觉得背后发凉。这话说的冷酷,然而却是人类的正常思维。现在是1717年,可不是新中国。新中国的话,哪怕是政绩,有一个赚钱的产业也得维持下去。满清时代不可能如此,要是他们真能如此重视产业,就不可能出现遭到外国入侵的局面。
没有官身的霍崇就是肥羊,正如徐右林所说,一个人独吞肥羊,比几个人吃肥羊可是爽得多。没有官身的霍崇还能移民告官么?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电视剧里面可是说的清楚。以民告官,哪怕是赢了,照样要流放三千里。在这个时代没有官身就没地方讲理。
确定了这个,霍崇果断问道:“徐兄弟,我只能靠你了!对吧?”
徐右林愣了愣,思忖一阵才说道:“霍兄弟,我看你是条汉子,咱们又有往来。这才想帮你。你若是信得过我,我自然会尽全力。”
霍崇也不废话,“那三百两里面有几十两被我用来还账。只剩了二百多两,剩下的七百多两,咱们这几个月能挣出来么?”
“京城那边暂时买不了多少。我估摸着还能卖二百多两。加上别的,最多还能卖出来三百两。我再过两个月才能回来。剩下的四百多两,你得自己想办法。”
“我会尽力。”霍崇叹道。
等徐右林押着一堆东西离开,霍崇心里面只觉得掏心挖肝般难受。这可是一笔大投资,如果投资成功,也未必能有多大好处。若是投资失败……自己难道要跑路么?
想来想去,霍崇最终自己前往临淄。这次杨友芳很热情的接待了霍崇,听霍崇居然是来借钱的,杨友芳并没有立刻拒绝。而是问道:“霍兄弟,捐功名是个好事。可霍兄弟你拿什么抵押?”
霍崇也不多话,直接拿出了酒、琉璃、眼镜片、固态酒精。一一让杨友芳看过,试过,霍崇才说道:“这些东西转不了什么钱,只是能赚钱。俺若是能捐上功名,这些东西也是个赚钱的路子。便是慢慢还,还不至于还不起。”
杨友芳明显对固态酒精很有兴趣,想了一阵问道:“霍兄弟,你可敢前去见见海上的朋友?”
霍崇一听,又惊又喜。张店距离最近的海边也就是200里路。虽然满清肯定是禁海,但是吃海上饭的人肯定有。自己的东西若是能卖去海上,向朝鲜与日本销售,一定可以赚到钱。
“若是杨兄弟陪我去,我当然敢。”霍崇果断答道。
杨友芳大概是被霍崇的爽快吓到,反倒安抚起霍崇来,“霍兄弟,俺不是要你出海。只要海上的兄弟肯买你的货,俺就能请吃这路的兄弟借钱。你明白么?”
“当然明白。”霍崇被杨友芳紧张的神情给逗乐了。这么一个时代,钱清这种能孤身跑出去几百里的女孩,其见识大概能超过同时代90%的人。
就如朱二牛拿到五两银子就已经兴奋到咋呼起来。这时代很多人连银子都没怎么用过,更别说经手几百两银子。至于借了这么多银子,更是超出他们想象之外。
而霍崇就是搞这个出身,经手过的钱换成银子,怎么也得几百万两。甚至有可能过了千万两。能吓得霍崇不敢动手的不是钱多钱少。而是项目的风险性。至少到现在为止,风险还没有超过危险线。
甚至可以说,霍崇现在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自己的人身安全,而不是钱的问题。
既然自己已经决定搏一搏,霍崇问道:“杨兄弟,何时可以动身?”
第三天,霍崇准备好了东西,和杨友芳一起出发了。此行目的地却不是直接向海边去,居然是向东,往济南方向去了。
霍崇觉得事情完全超出了想象,找吃海路的兄弟,为何要直接向更加内陆的济南走?
杨友芳给了霍崇一个理由,“俺认识的兄弟,家就在济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革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革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