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当地百姓乡绅替佛门喊冤,但面对白纸黑字的物证,又有作乱匪首的人证,那些百姓乡绅不得不相信“佛门面善心黑”这个事实!
各地佛门寺庙并非孤立的,有了江淮佛寺这个突破口,加上嘉祥被擒,各地匪首没了指挥,剩下的事便好办了,那些零星的叛乱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平复下来。
事情上了正轨,徐子陵和杜伏威也不再需要常居前线,便带着已查抄的帐册回了长安。
二人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寇仲便召集了一班重臣于两仪殿议事。
见到寇仲已脸色阴沉的端坐上首后,群臣心中俱都一紧。
正常来说,都是诸臣就位后,皇上或监国太子才会从后殿转出,可今天却是寇仲先行入座。
这是......出大事了!
待众人站定后,寇仲直接开口道:“逍遥王和吴国公已于昨日回京,带回来的消息可谓是触目惊心!孤昨夜辗转反侧,心中着实难安。”
作为诸臣之首,杜如晦手持笏板,移步出例,行了一礼后,问道:“殿下,可否告知臣下,究竟发生了何事?”
寇仲目光深邃,澹澹的吐了个字,“念!”
其桉侧前方的太监当即从袖中抽出一卷厚厚的帛卷,将其拉开。
“弋阳郡,大苏山净居寺(天台宗祖庭),铜料14万3千斤,银钱20余万两,在册僧人3348人,田130亩。”
“会稽郡,天台山法华寺(天台宗祖庭),铜料46万5千斤,铜钱320余万两,在册僧人2785人,田160万亩!”
“荆春郡,凤形山乾元寺(禅宗三祖庙),铜料48万2千斤,铜钱260余万两,在册僧人2946人,田280万亩!”
“新安郡,双目山净觉寺......”
“沔阳郡......”
“......”
起初,殿间众臣还未反应过来,不明其意。
随即便想起逍遥王徐子陵,和吴国公杜伏威领得的是伐山破庙的任务,这些难道是......抄没所得?
嘶~~~
两仪殿里的温度时就高了几分。
而那太监将手中卷轴越拉越开,还在念着!
“河南郡,嵩山少林寺(禅宗四祖庙),铜料29万6千斤,铜钱30余万两,在册僧人1653人,田73万亩!”
“洛阳东郊,白马寺,铜料143万5千斤!铜钱830余万两,在册僧人428人,田620万亩!”
“洛阳南郊,净念禅院,铜料...”到这,那太监顿了下,咽了下口水才继续道:“铜料三千万斤以上,铜钱3万4千两,在册僧人3562人,田320万亩!”
“荥阳郡......”
“......”
“以上查抄总计,铜料7800万斤以上,铜钱4270万两,在册僧人415万,田...484万倾!”
(隋1倾约为百亩。除了僧人数量,其它数据都是夏姬霸编的,要是太过离谱,我去锤夏姬霸一顿,然后让他改过)
待到他将手中卷帛念完,时间已过了近一个时辰!
殿中诸臣已全都目瞪口呆,有想过佛门富,毕竟当初百晓得搞过财富榜。
可万万没想到,佛门会富成这样!
这还是佛门前几年被各路反王洗过一次,如今高层又跑路后最终剩下的。否则,这财产怕是更多!
“佛门...嘿...好一个佛门!”寇仲长身而起,从桉后绕出,“入家而破家,使父子之亲隔,兄弟之法异,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海内杀乱,孝道顿绝!真乃魔道也!”
“孤意,将禁佛之举列入祖制!”
轰~~~
这话有若炸雷,在众人耳边轰响。
前朝有两次灭佛之举,一次是在北魏太武帝时期,一次是北周武帝时期。
但两次都是只当时的那一代皇帝的个人之举,而且还只是北朝的皇帝。
而这次寇作为大一统王朝、行使皇帝职权的少君,不仅要灭佛,还要将其纳入祖制,这相当于断绝了佛门再入中原的可能性。
除非大乾覆灭!
“殿下!”魏征持笏出列,躬身问道:“如今中原佛寺尚未完全抄查,便已有415万僧人,最终或达500万,甚至更多!不知这些僧人殿下如何安排?”
他话音刚落,虚行之便站了出来,“殿下!因前隋战乱,我大乾目前在册人口尚不足四千万,臣奏请令些僧人勒令还俗,无论他们是务农、还是经商走货,对我大乾来说都是一桩极好之事!”
“若有拒不还俗者,该如何是好?”魏征反问道。
“好说。”薛收站了出来,“若拒不还俗者,将他们集中起来,赶去吐蕃、西域、突厥等地便好,他们不是要渡化愚昧众生嘛?我中原乃礼仪之邦,用不着他们,那些蕃邦蛮夷说不定对他们盼望良久矣!”
这话让对面的程咬金眼中精芒大盛。
他一眼便看出了薛收这祸水他引之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武道大诸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武道大诸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