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玉如)
青春已过乱离中。(婉清)
功名富贵若长在,(金莲)
得丧悲欢尽是空。(苏殷)
窗里日光飞野马,(思晴)
岩间树色隐房栊。(樊莺)
身无彩凤双飞翼,(崔嫣)
油壁香车不再逢。(徐惠)
崔氏话音方落,长孙无忌已禁不住鼓掌,“好一个云想衣裳花想容,真是妙句!”
连日来心悬不定,到澎水县后又受过不少小人的委屈,正是崔氏母子的到来,才使他的黔州之行总算有了个好的开端。崔氏见赵国公高兴,略略寻思一下,又想起来另一首:
落落疏星满太清,(崔嫣)
寒江近户漫流声。(婉清)
长疑好事皆虚事,(玉烟)
道是无情却有情。(丽容)
且尽绿露消积恨,(苏殷)
休将文字占时名。(徐惠)
秋来见月多归意,(长儿)
斜倚薰笼坐到明。(思晴)
长孙无忌琢磨着其中“好事皆虚事”一句,不由得愣了一下,但口中仍说着好,并道,“娘娘们竟有如此的才情,想是已够出一本诗集了!”之后饮了一口酒掩饰。
崔氏已察觉到赵国公忽现的落寞之态,竟然也意识到了诗中之句似乎有违赵国公所愿。
所谓言为心声,像丽容这句“道是无情却有情”,分明是她的切身体会。当年,由于她私改出放宫人名册留下了武媚娘,被时为尚书令的马王只身撵回到西州去,为此她险些寻了短见,但无情之中岂非恰恰有情?
崔氏道,“是我唐突了!忽略了国公心思。但国公放心,至少我们母子是站在赵国公这一侧的!宁添一把柴,不泼一盆水。”
长孙无忌起身冲着崔氏郑重一揖,“老夫先谢过郭夫人!”
崔氏还礼,安慰道,“赵国公不必客气,我想孝恪在天有灵的话,他一定也希望陛下早些回到大明宫去。”
午后,等她和郭待聘、高白从长孙润家出来时,赵国公已安顿好了。
她又要带一大把的帐目去见谢金莲,只要想一想谢金莲那副无可奈何又无计可施的割肉样子,崔颖不由得一阵好笑。
出了巷子,仰头望见了高大的澎水酒楼,崔颖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和李弥在黔州开荒的那些日子来。
眼下酒楼依旧,她又回到这里近十年,而李弥已远在千里之外的辽州了。
她按下暇思,叮嘱高白,如果陛下和丽蓝此时未回盈隆宫,请高白务必速去砚山镇,将赵国公流放黔州的意图说与陛下知道,另外也要告知罗得刀。
高白连声答应,分手前与崔夫人说,“我与长孙润说了陛下吩咐罗得刀劫牢救人的话,长孙润可高兴了!”
崔氏道,“但愿吧,但愿赵国公最终也如愿以偿,那才好呢!”
车到静心庵,她匆匆下来往盈隆宫去,心想自己和待聘的澎水县之行还算及时,好几件麻烦事都有了着落,而儿子待聘功劳也不算小。
她回身找儿子,才发现不知何时,待聘已离开自己了。
……
腾韵殿里,思晴、崔嫣、婉清、丽容、徐惠、叶玉烟、长儿娟看到崔夫人回来,一齐围上前打听,崔夫人简要告诉一遍,让众人放心。
崔氏看到柳玉如、谢金莲、樊莺、苏殷不在殿内,决定趁此机会先探一探这些人的想法,笑着问她们道,“你们可知赵国公到黔州来的真实目的?”
长儿娟道,“母亲,我猜国公是到这里来养老的,毕竟他的亲人可都在黔州呢。你看国公遇了这么多的麻烦,若非在我们黔州,怎么会有你和待聘兄弟出马去为他脱困?”
崔氏道,“那他为何不随府里人一道去岭南呢?”
叶玉烟说,“陛下令他来黔州,他怎么能不来。”
崔氏不想卖关子,说道,“赵国公是人杰,说养老是不是早了些呢!告诉你们吧,他是来请你们大王回长安的!这是李治和武氏在大明宫交待他的,当然外人是不知道的!”
众人将信将疑,“让他回长安做什么?难道……”
思晴的脸一下子白了,她听着崔夫人略带兴奋的话,人坐在那里向殿外翘望沉思,一缕夕阳穿过她披散的浓密乌发映在白晰的肌肤上,透着珍珠般的光泽,她左手搭在腿上,右手支着下巴,心里虽然有一瞬的激动,但尚且明白,决定这件事的可不是大明宫。
李婉清道,“如果只做个什么亲王,峻怎么可能肯回长安去呢?李治和武媚娘又怎能张得开口呢!峻毕竟是他皇兄。”
叶玉嫣惊喜地叫道,“六姐,你是说大王要回长安重坐帝位?天啊!”她双手捧于起伏的胸前,“我已很久未见到家中人了,不知他们现今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我女儿长这么大还未见过她舅舅呢,娟妹你说是不是!”
崔嫣哼了一声,说道,“盈隆宫每年都有他们的大笔开销,日子还能过得有多差?我劝你们先别高兴,回不回得了大明宫,我们谁说了也不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马王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马王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