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陶氏坐好,高榳继续了刚才的话题,因沈丹遐已猜到陶氏和高榳都重生的人,他们说会发生地震,那么就肯定会发生地震。沈丹遐没有亲历地震,但曾参加震后的救援工作。
地震过后满目疮痍,眼见之处一片狼籍,残垣断壁,不忍直视。沈丹遐也赞同他们的意思,事先示警,当然她也不想他们陷入流言蜚语之中,沉吟片刻道:“我在前朝章大才子的手稿中曾看到过有关地震,地动的描写,和现在发生的很相似。”
“手稿在哪里?”高榳急切地问道。
“我一会回去找出来,让朗哥哥拿给你。”沈丹遐笑道。
“好,你找出来就让徐朗拿给我,事情紧急,动作要快。”高榳郑重地道。
“我知道,我这就回去。”沈丹遐起身道。
走到门口,沈丹遐停步回头道:“榳哥哥,你跟皇上说时,可以给皇上一个建议,就说是祖宗托梦,近来京中有大事发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之类的话。”
“为何?”高榳不解。
沈丹遐睫毛微微颤了颤,道:“地动是天灾,被有心人利用的话,会变成天谴。”沈丹遐突然想起史书上的一段记载,有位帝王在位时,发生地动,为平息民怨写了罪己书。
高榳明了,笑道:“多谢小九妹提醒。”
沈丹遐莞尔,开门走了出去,回徐家去找那本章善聪的手稿。陶氏又嘱咐了高榳几句,才将他送走。看着高榳远去的身影,陶氏唇角上勾,几不可闻地说了句,“沈穆轲,你的死期终于到了。”
沈丹遐回到家里,不多时就找到了那本手稿,翻到记载着地震的那一页,上面写着“井水静而无波,突浑如泥浆,泥渣上浮,势必地震;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去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此为地震云也;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此乃地龙翻身之兆;飞鸟不回巢、鼠白日而出、犬缩尾吠叫、鸡敛翅贴地,即震势将至;遇此些情景,急宜趋避,以防不测之灾。”
手稿找到了,沈丹遐立刻让莫失将手稿送去给徐朗,让他转交给大皇子高榳。这种利民又利己的功劳,多多易善。
拿到了手稿的高榳也没有耽搁,立刻去找皇上;得知皇上在启仪宫,高榳虽已怀疑赵后不是自己的生母,可他听从的陶氏的劝,这事日后就算有确凿证据,他大权在握的那天,也不能将这事公之于众,他今生今世只能当赵后的儿子。
高榳收拾好心情拿着手稿进了启仪宫,向皇上禀报了这件事。皇上看着手稿中的记载久久不语,赵后却训斥他道:“我看你是读书读糊涂了,这些无稽之谈你也拿来禀报你父皇,简直是愚蠢之极,也不知道你那些先生是怎么教你的?”
高榳藏在衣袖里的手,紧紧握拳。
皇上合上书,道:“榳儿,你的心是好的,但是告示一出,必会造成京城百姓恐慌,若最后地动没有发生,朕将无颜面对天下臣民。”
“父皇,地动一定会发生的,请您想信儿臣。”高榳恳求道。
“相信你?你要你父皇怎么相信你?就凭这么一本手稿?”赵后伸手从皇上手上夺过书,丢在地上,“榳儿,你也不小了,上次闹着去边关,这次又闹什么地动,你到底还要胡闹到什么时候?”
“儿臣没有胡闹。”高榳抬头看着赵后,目光阴冷。
赵后被他的目光给吓了一跳,片刻间就镇定下来,怒喝道:“你那是什么眼神?怎么了?我说你说不得了?”
高榳心头一紧,知道自己着了相,赶忙低头,“母后,儿臣只是着急,父皇母后都不信任儿臣。”
“榳儿,没有不信任你,只是事关重大,不得不谨慎。”皇上沉声道。
“父皇,除了这个手稿,儿臣还做了一个梦,是先祖托梦给儿臣,说锦都睡龙即将翻身,让儿臣告诉父皇早做准备,免得生灵涂炭。”高榳不得不用托梦一法,希望能说服皇上。
“我看你真是越大越糊涂了,难道你不知道梦境是反的吗?”赵后厉声问道。
“母亲,万一是梦境成真怎么办?”高榳问道。
“不可能。”赵后断然道。
高榳深吸了口气,道:“父皇,用儿臣的名义出告示可好?有什么差错,儿臣愿一力承担。”
皇上迟疑不决,赵后衡量了一下利弊,拿定主意,道:“你这孩子还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万岁爷,你就答应他吧,左右他年纪还小,犯点错,不要紧的。”
高榳看了眼赵后,心底一片冰凉;背负污名的皇子,还会有什么前途可言;因为他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欲除掉他,为她的亲生儿子让路。可惜她的算计,必然落空,地动一定会如期而止。
次日,告示张贴了出来,大意是大皇子前几日梦到先帝,先帝特意托梦给大皇子,锦都近来有大事发生;大皇子醒来后,心中不安,将事情禀报给皇上,恰好钦天监夜观天象,亦发现星相变化,而这几日鸡飞狗跳、鱼跃水浑等等地动预兆,于是特此告知百姓,让大家近两日小心地龙翻身,做好防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沈家九姑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沈家九姑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