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淞沪还裹着薄雾,河南北路的报摊前已排起长队。
报童们挎着帆布包,踩着石板路一路小跑,清脆的吆喝声穿透晨雾:“卖报卖报!《淞沪民声报》出新刊啦!《科幻世界》《科学世界》《燎原》全出炉,一文钱一份,先到先得!”
帆布包里的报纸还带着印刷厂的余温,头版标题用加粗的宋体印着 “神君慈悲启民智,文化科学两开花”。
下面密密麻麻列着新刊介绍:《科幻世界》绘未来图景,《科学世界》解生活难题,《中原科学》载学术论文,《燎原》论世道人心,连订阅方式都写得清清楚楚 —— 可到报摊、可寄信到报社、可找神佑帮据点代订、可到书店购买。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就传遍淞沪。各方势力的探子第一时间抢下报纸,送到主子手里。
约翰国领事馆的武官捏着《中原科学》,翻到 “机械原理” 那一页时,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金陵来的密使看着《燎原》里 “批判买办思想” 的文章,手指越攥越紧。
脚盆国情报处的人则对着《科幻世界》里 “中原飞艇渡洋” 的插画,眉头皱成了疙瘩。
普通百姓的反应却截然相反。
药水弄的张大妈给孙子订了《儿童故事会》,翻到 “神佑帮护百姓” 的插画时,笑得合不拢嘴。
黄包车夫老李凑钱订了《科学世界》,指着 “怎么修自行车” 的图解,跟工友们说:“以后车子坏了,咱自己就能修,不用再看洋人的脸色!”
连租界里的华人教员,都悄悄托人订了《中原科学》,对着里面的数学公式反复演算 —— 那是他们在洋学堂里都没学过的深度内容。
短短三天,新刊就卖脱了销。
普通家庭给孩子订阅《儿童故事会》、《中原少年》、《科幻世界》、《科学世界》,有工科背景的技术人员、工程师们订阅《中原科学》下面的各子刊。
文化界订阅《燎原》等文学期刊,商界订阅《中原实业》。
当杂志落到各方手里时,彻底的震惊了各方。
工科相关背景的技术员、工程师们看着机械化工等各自行业的中文内容,如同找到了老师一样。
这次拘魂各列强罪魂,顺手缴获了一大批各行业机械设备和技术手册,相关技术难点,都被沈默的淞沪工业大学和各专门学校的师生们翻译过来,给写到论文里去了。
沪江机械厂的王师傅捧着《中原科学?机械版》,看到里面翻译的 “蒸汽机原理及维修”,当场红了眼 —— 这手册是他找洋人要了三年都没要到的宝贝,如今竟白纸黑字印在中文刊物上。
淞沪兵工厂的工程师们则聚在车间里,对着 “枪械设计原理” 争论不休,有人激动地说:“咱要是早有这些,哪用再买洋人的枪!”
他们中有人连夜写信给外地的同行,有人托人打听淞沪工业大学的招生信息,还有人直接找到神佑帮,说想捐钱支持刊物出版 。
这些曾被洋人垄断技术的技术员,终于在中文刊物里找到了归属感。
可文化界却炸开了锅。
《申报》的主笔在专栏里写 “《燎原》的人民史观太过激进,恐乱人心”。
而沪江大学的教授们则在《淞沪民声报》上反驳 “正是因为太久没人替百姓说话,才需要《燎原》这样的刊物”。
租界里的文人说 “中文太落后,无法表达科学理论”,而觉醒丹心的师生们则用《中原科学》里的论文回应 ,除了数学符号到化学方程式,每一个术语都用中文精准定义,丝毫不比外文逊色。
淞沪及周边一些骗子看到《科学世界》里的科普之后,彻底疯了,只是对于沈默的存在,他们敢怒不敢言,躲在自己的角落摔打着东西,“可恨,热油捞铜钱,地底长佛像,半夜鬼叫门等手段都被公开了,我们以后吃什么?他一个神,为什么要断我们的财路?”
列强领事馆的反应则激烈得多。
且不说《淞沪民声报》每天都在扒他们底裤,这新来的《燎原》从文化上攻击他们,有拒绝融入文明世界的趋势。
而《科学世界》、《中原科学》则是在断他们的根。
这让他们该如何能接受啊?
真让这两套期刊将西方所有科学理论公开了,并且全是用中文表达,那么他们以后再也没办法控制中原了。
作为当前世界第一大国的约翰国领事怒气冲冲的砸着办公室内的文件,“必须要联系各国,让他们断绝中原留学生学习工科的机会,连理论学习也不行。
同时还要加大文科留学生的招收、补贴规模,一定不允许中原大地摆脱西方秩序下的文明世界。”
其他列强得知后,纷纷响应 。
高卢国领事馆停止了与淞沪交大的工科合作,双头鹰国大使馆宣布 “只招收文科留学生”,脚盆国则撤回了在江南制造局的技术顾问。
之后他们不约而同的朝上级大使馆汇报这个事情,并随之寄到金陵大使馆的,还有一整套对应的期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国:从沪上开始成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民国:从沪上开始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