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蒙德学院为林可和杨华安排的居所,位于主塔楼一处相对僻静的翼楼。房间宽敞,带有独立的书房和小型实验室,窗外可以俯瞰到一部分练习场和远处笼罩在薄雾中的魔法森林。尽管环境幽静,但空气中那股无处不在的、带着衰败感的魔力气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此地的困境。
安顿下来的第一个清晨,林可和杨华没有像其他法师一样进行传统的冥想或研读典籍,而是开始了他们独特的“工作”。
书房被迅速改造。林可从带来的加固箱中,取出了那些对于魔法世界而言堪称“神迹”或“异端”的设备:高精度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施法距离和能量影响范围)、改造过的热成像仪(尝试捕捉魔力流动的热力学效应)、多通道高灵敏度声波/振动传感器阵列(用于记录咒语吟唱和能量震荡的细微特征),甚至还有一台依靠高能电池和简易太阳能板供电的、存有大量数据分析软件和物理建模程序的加固型笔记本电脑。
杨华则更侧重于“人”的层面。她清空了一间小休息室,将其布置得简洁而宁静,准备作为她进行“能量感知与调和”初步访谈和测试的场所。
他们的举动,自然引来了无数好奇、怀疑甚至警惕的目光。尤其是卡尔文教授,几乎每天都会“恰好”路过他们的翼楼,用他那锐利的目光扫视着那些闪烁着不明金属和晶体光泽的“奇物”,鼻子里不时发出意义不明的轻哼。
林可对此毫不在意。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评估体系,彻底摸清艾瑞蒙德学院当前魔法水平的“家底”,找到问题的精确切入点。
第一步,是取得样本数据。在老院长星轨的全力支持下(尽管他本人也对那些设备将信将疑),林可和杨华得以对学院不同境界、不同年龄段的法师进行“测试”。
测试在中央练习场的一个特定区域进行,周围被林可布置的传感器阵列悄然包围。这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骚动。
“他们要把我们当成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吗?”一个织法境的年轻学员不满地嘟囔,紧张地看着那些对准他的奇怪仪器。
“集中精神,按林先生的要求做。”负责维持秩序的一位讲师(架构境)呵斥道,但他自己的眼神也充满了困惑。
卡尔文教授抱着手臂,冷冷地站在远处观看,脸上写满了“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第一个测试者,是那位在林可他们初来时,连「法师之手」都施展失败的年轻女学徒,艾莉丝。
“艾莉丝,放松。”杨华站在场边,声音温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就像平时练习一样,施展‘法师之手’,目标是拿起那个标准重量的水晶球(约1公斤)。”
艾莉丝紧张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吟唱咒文,做出手势。
林可紧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数据流。热成像仪显示,艾莉丝手部周围的能量场开始聚集,但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呈现杂乱的热斑。声波传感器捕捉到她吟唱的音频存在几个关键的频率抖动和时长误差。振动传感器则记录下她身体因精神过度紧绷而产生的微颤。
结果毫无悬念——那个黯淡的魔力手掌再次出现,摇摇晃晃地飞向水晶球,在距离目标还有半米时,结构崩溃,溃散成一股紊乱的能量风,吹动了艾莉丝的刘海。
“失败。”负责记录的助理讲师面无表情地说。
“不,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林可头也不抬,双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数据采集完整。记录:目标‘艾莉丝’,织法境(不稳定)。峰值魔力输出读数……换算为标准单位,约 3.7 奥术瓦特。输出稳定性……标准差过大,定义为‘极不稳定’。能量利用率……初步估算低于15%。控制信号(咒语/手势)误差率……标记为‘高’。”
他报出的一连串冰冷数字,让在场所有法师都愣住了。
“奥术……瓦特?那是什么?”一个学员低声问。
“不知道……听起来像矮人工程师的玩意儿……”
卡尔文教授眉头紧锁,他完全听不懂,但本能地感到不适。魔法是艺术,是感悟,是精神与元素的共鸣,怎么能用这些……工匠的词汇来形容?
接下来测试的几位织法境学员,情况大同小异。他们的“魔力输出功率”(林可暂时定义的“奥术瓦特”)普遍在2到5之间徘徊,但控制稳定性极差,能量利用率低下。林可初步定义了一个 「控制精度σ值」 来描述这种稳定性,数值越小代表控制越精准。这些学员的σ值普遍高得吓人。
然后轮到架构境的法师测试。一位中年男讲师被要求施展一个标准的4环法术「火焰护盾」。
这位讲师明显熟练很多,咒语流畅,手势稳定。一个燃烧着烈焰的弧形护盾在他面前迅速成型。
“记录:目标‘讲师A’,架构境。峰值魔力输出:约 210 奥术瓦特。”林可看着数据,“输出稳定性,σ值明显优于学员,但在维持阶段出现周期性波动……嗯,像是某种固有频率的共振问题?能量利用率估算提升至30%左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别吵了,穿越都要两个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别吵了,穿越都要两个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