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梅继续道,“但他也没说啥,就在本子上记了几笔,然后说会让李主任定夺,让我们近期……嗯,‘注意影响’。”
“注意影响……”
林向阳默默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刘干事只是执行者,真正的风向,需要看街道一把手李爱华主任的态度。
而举报能直接捅到街道,并且用词如此精准狠辣——“课外牟利”、“地下工厂”,这绝不是普通邻居发发牢骚那么简单。
是谁?
几乎不用细想,一个刻薄算计、脸上总是带着伪善笑容的面孔就浮现在林向阳脑海中——王翠花!
只有她,这个一直觊觎林家抚恤金和房子未果、屡次吃瘪的远房姑妈,才有这样的动机和恶毒心思。
也只有她,能精准地抓住这个时代最敏感的政治词汇来构陷。
看来,上次被卫国“物理清场”以及豆芽技术推广后她在院里的名声扫地,并未让她真正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用了更阴险的手段。
“大哥,是不是……王姑妈她又……”
晓梅显然也猜到了,小脸上满是气愤。
林向阳摆了摆手,没有让她说下去。
心里知道就行,有些话不能说出口,隔墙有耳。
“没事,”
他放下水碗,脸上露出一个让人安心的笑容,“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互助组’帮了院里那么多人家,李主任也是知道的。只要咱们做事合乎规矩,就不怕别人乱说。”
他嘴上安慰着妹妹,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王翠花的举报,虽然恶毒,但并非无懈可击。
关键在于街道办,尤其是李主任如何定性。
“课外牟利”是高压线,碰不得;但如果是“勤工俭学”、“劳动实践”或者“邻里互助”,那就在政策允许甚至鼓励的范围内了。
关键在于,如何让李主任相信,并且愿意为他们背书。
直接去解释?显得心虚。
被动等待处理?太过冒险。
必须主动做点什么,既能展现价值,又能契合上面的政策导向。
他想起刚刚在音乐课上的经历,想起苏老师关于文艺汇演的邀请,又联想到“互助组”这段时间帮邻里解决的种种小麻烦……一个模糊的计划逐渐在脑海中成形。
“晓梅,”林向阳吩咐道。
“把咱们帮院里邻居修好的东西,还有那些收到的小礼物,比如张婶送的鞋垫、赵奶奶给的菜干,都归置一下,心里有个数。另外,‘互助组’的那个‘义务劳动记录本’,你再仔细核对一遍,确保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嗯!”晓梅重重点头,大哥的镇定感染了她,她也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刻意加重的脚步声,以及一个故作关切,实则难掩幸灾乐祸的嗓音:
“哎哟,向阳回来啦?听说下午街道来人了?没啥大事吧?你们兄妹几个不容易,可别犯了什么政策错误,那可就麻烦咯!”
正是王翠花!
她端着一个空盆,假装出来倒水,实则就是来看笑话、打探虚实的。
林向阳心中冷笑,脸上却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和坦然:
“谢谢王姑妈关心。街道刘干事就是来例行了解下情况,问问我们‘向阳互助组’学雷锋、搞邻里互助的事儿,说是可能还要当成先进典型往上汇报呢。能有啥错误?”
他反将一军,直接把“互助组”拔高到“学雷锋典型”的高度。
王翠花脸上的假笑瞬间僵住,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噎了一下,才干巴巴地说:
“啊?是……是这样啊?那……那就好,那就好……”
她显然没料到林向阳会是这个反应,更没听到她想听的慌乱辩解,只得讪讪地扭头回了自家屋,“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林向阳眼神微冷。王翠花这番举动,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
接下来的两天,林向阳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照常上学、放学。
但他暗中加快了行动。
他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主动找到街道办的李爱华主任,并非为自己辩解,而是以“第七中学文艺队后勤保障人员”的身份,汇报了协助学校修复风琴、并即将参与区文艺汇演准备工作的情况,隐晦地表达了希望能为学校、也为街道争光的想法。
同时,“向阳互助组”也变得更加“高调”地“学雷锋”。
他带着卫国和晓梅,不仅继续帮邻居修理门窗、小家具,还主动清理了院里堵塞已久的公共排水沟,整理了堆放杂乱的煤池。
所有这些,都被晓梅一丝不苟地记录在“义务劳动记录本”上,并且有意无意地让一些平日里受过林家帮助、心地较好的邻居们看在眼里。
林向阳在赌,赌李爱华主任作为一个基层干部,需要政绩,也需要辖区内的稳定与和谐。
赌她更愿意看到几个孩子,在街道关怀下自强不息、学雷锋做好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正面典型,而不是一个“搞地下工厂、课外牟利”的反面教材。
风向,在悄然转变。
院里原本一些因为王翠花煽动而对林家有些微词的邻居,在看到林家兄妹实实在在的付出和街道并未采取进一步措施后,也渐渐改变了态度,甚至有人私下里指责王翠花“心术不正”、“见不得别人好”。
三天后的傍晚,街道办事处的刘干事再次来到了大院。
这一次,他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严肃,反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和公式化的笑容。
他没有单独找林家,而是趁着院里不少人家都在做晚饭的时候,站在院子中央,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左邻右舍都听到:
“各位街坊邻居,关于前几日有群众反映的林向阳家‘向阳互助组’的情况,街道李主任非常重视,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
瞬间,院子里安静下来,几乎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王翠花更是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紧张地等待着下文。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