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他下笔极快,没有丝毫修改,各大洲的形状、比例、相对位置,竟在短短几分钟内,以一种惊人的准确性,呈现在了黑板上!
台下已经响起了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呼。
这需要对世界地理熟悉到何种程度?
这真的是一个高中生能做到的吗?
崔老师脸上的愠怒早已被震惊所取代,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两步,凑近黑板,仔细审视着那幅迅速成型的地图,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当世界轮廓初具,林向阳手中的粉笔并未停下。他换了一支白色粉笔,在特定的区域,开始勾勒、点画。
首先,是在波斯湾沿岸,他用简洁的线条圈出了几个关键区域,并在旁边用清秀的字体标注——“加瓦尔(推测)”、“布尔甘(推测)”。
紧接着,他的粉笔移向北非,在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一带点了数下;
划过北海,在英国与挪威之间标注了一片区域;
又在遥远的西伯利亚荒原、东南亚的沿海、乃至南美的委内瑞拉和马拉开波湖区域,都做出了清晰的标记。
他并非胡乱涂抹,每一个标记都落在未来已知的大型油气田位置上。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他笔下不是粉笔,而是蘸满了未来信息的墨笔。
最后,他放下粉笔,转身面向早已目瞪口呆的全班同学和崔老师,指着黑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声音沉稳地开口,依旧沿用着“推测”和“旧书刊记载”的话术:
“崔老师,各位同学。根据我偶然看到过的一些零散外文资料,以及地质学上的板块理论推测,这些被我标记出来的区域,可能蕴藏着远超我们目前想象的、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中东的波斯湾沿岸,某些资料甚至大胆猜测,其储量可能占据未来全球探明储量的半数以上……它们并非毫无价值的不毛之地,而是可能深刻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能源命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黑板上那些标记,最终落回崔老师脸上,语气谦逊而坚定:
“所以,学生认为,我们固然要坚信我国的地大物博,自力更生,但也需放眼世界,了解这些潜在的、巨大的资源分布。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地规划未来。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技术足够强大,也能参与到更广阔领域的资源探索与合作中去。”
教室内,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黑板上那幅精准得可怕的世界地图,以及林向阳口中描述的、与他们认知截然不同的全球能源图景,彻底震慑住了。
那不仅仅是知识的碾压,更是一种视野和格局的降维打击!
周胖子张大的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鸡蛋,脸上的讥讽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茫然和骇然。
崔老师站在黑板前,仰头看着那幅地图,久久无言。
他的脸颊微微抽动,内心显然经历着巨大的冲击。
他引以为傲的、固守了一辈子的知识体系,在这一刻,被一个少年用粉笔和超越时代的见解,撕开了一道裂缝。
他无法验证林向阳所说的是否完全正确,但那幅地图的精准,以及对方论述时展现出的强大逻辑和自信,都让他无法轻易斥之为“胡说八道”。
良久,崔老师才缓缓转过身,神色复杂地看着林向阳,之前的愠怒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震惊、困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挥了挥手:“你……你先回座位吧。”
他没有评价林向阳的对错,但这态度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林向阳微微躬身,平静地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
他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黏在自己背上,灼热而复杂。
这堂课剩下的时间,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崔老师讲课的声音明显失去了之前的笃定,偶尔会有些走神,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黑板上那幅未曾擦掉的地图。
下课铃响,崔老师几乎是立刻收拾好教案,一言不发地快步离开了教室,甚至忘了让值日生擦黑板。
那幅布满神秘标记的世界地图,就这样留在了黑板上,仿佛一个沉默的宣言,宣告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存在。
林向阳没有在意周围的窃窃私语和注目礼,他整理好书本,准备离开。
他知道,今日这“课堂显锋芒”,必然会引来更多的关注,甚至是非议。
但事已至此,唯有坦然面对。
“喂,林向阳,”
一个平时还算熟络的同学凑过来,好奇地问,“你刚才说的那些……是真的吗?那些地方,真的有那么多石油?”
林向阳笑了笑,依旧沿用之前的说法:“都是从一些旧书刊上看来的推测,未必准确,仅供参考罢了。”
他谦逊的态度,反而更让人觉得高深莫测。
摆脱了好奇的同学,林向阳走出校门,阳光有些刺眼。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将课堂上的波澜暂时压下,思绪转向了“向阳互助组”和家里的弟妹。
为了补贴家用,也为了不显得过于异类,他偶尔也会利用午休或放学后的时间,去附近的旧货市场或废品摊转转,看看能否淘换到一些有用的零件或是便宜的工具。
今天,他决定去离学校稍远、规模也更大一些的城西旧货市场看看。
市场里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混杂着旧木头、金属锈和尘土的味道。林向阳在一个个摊位前流连,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堆砌如山的“破烂”。
有用的东西不多,大多是真正废弃无用的物件。
就在他有些失望,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见市场角落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摊。
摊主是个穿着打补丁棉布褂子的干瘦老头,蹲在地上,眯着眼打盹,身前只随意铺了块脏兮兮的蓝布,上面散乱地放着几本旧书、几个缺了口的瓷碗、还有几件生锈的金属件。
吸引林向阳目光的,是那几本旧书中最上面的一本。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