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不是据说家里挺困难吗?这脑子怎么长的?”
“看来上次钟楼的事不是偶然,是真有本事啊!”
“这下看谁还敢说人家是走关系进来的……”
惊叹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之前那些或明或暗的质疑、审视的目光,此刻大多被这绝对的实力碾压所带来的震惊与佩服所取代。
知识本身的力量,在某些时刻,比任何辩解都更有说服力。
林向阳甚至还看到了人群中的周胖子,他正踮着脚,脸色难看地盯着榜单上林向阳的名字,嘴里似乎还在不甘地嘟囔着什么,但周围人的议论显然让他不敢再像课堂上那样公然挑衅。
他只是悻悻地收回目光,用力挤出了人群。
就在这时,教务主任陈主任也出现在了公告栏附近,显然是来关注放榜情况的。
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外静立的林向阳,脸上立刻露出了欣慰和毫不意外的笑容,远远地就朝他点了点头,眼神中的激赏比之前更浓。
林向阳微微躬身回礼,心中明了,自己在这所学校的立足之基,算是初步夯实了。
他没有在七中过多停留,确认了结果后,便转身离开,快步返回大杂院。
他更关心晓梅那边的情况。
刚进院门,就感受到了与七中相似的躁动,只是规模小了许多,集中在几家有孩子在校的邻居之间。
“回来了回来了!向阳回来了!”
有邻居看到他,立刻喊道。
随即,林向阳就看到晓梅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从屋里飞奔出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薄薄的纸,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比星辰还亮的光芒。
“大哥!大哥!”
她冲到林向阳面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我……我考了第一!全校第一!”
她将手里的成绩单高高举起,那上面鲜红的“第一名”字样,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几乎是同时,院里几个也去中心小学看了榜的邻居,带着复杂的语气议论开了:
“了不得啊!林家这俩孩子,真是文曲星下凡了!”
“可不是嘛!哥哥高中考第一,妹妹小学也考第一!双榜首!”
“啧啧,这‘扫盲模范’真不是白给的!”
“以前还真没看出来……看来这读书,真得看天赋……”
这些议论声中,有真诚的赞叹,有纯粹的羡慕,当然,也难免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王翠花家的门帘微微晃动了一下,终究没有掀开,也没有声音传出来。
在铁一般的成绩面前,任何诋毁都显得苍白无力。
林向阳接过晓梅的成绩单,仔细看着上面几乎全科满分的成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欣慰。
他伸手轻轻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笑容温暖而自豪:“考得很好,晓梅!大哥为你骄傲!”
这时,卫国和晓雨也跑了出来。
卫国看着姐姐的成绩单,又看看大哥,眼中充满了崇拜,他用力挥了挥拳头:“大哥,姐姐,真厉害!我……我也要加油!”
昨夜立志的火焰,在他眼中并未熄灭。
晓雨则抱着林向阳的腿,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学舌:“大哥厉害!姐姐厉害!”
左邻右舍的目光聚焦在这一家四口身上,那目光已然与数月前他们刚穿越而来时的怜悯、审视乃至轻视,有了天壤之别。
这“双榜首”的荣耀,如同一道金光,彻底照亮了林家“扫盲模范”的牌匾,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在这个大杂院、乃至这条胡同的话语权和隐形地位。
面对众人的瞩目,林向阳保持着谦逊,微笑着向几位出声夸赞的邻居道谢,然后便领着仍处于兴奋中的弟妹们回到了自家屋里。
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喧闹。
小小的房间内,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家庭的温情。
“今天是个好日子,”
林向阳看着弟妹们亮晶晶的眼睛,做出了一个决定,“晚上我们不吃窝头咸菜了。晓梅,从基金里拿点钱,我们去割一小条肉,再买点白面,包饺子吃!”
“真的?太好了!”
晓梅和卫国几乎同时欢呼起来,连晓雨也跟着蹦跳。
猪肉饺子,在这个年代,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无异于一场奢侈的盛宴。
这不仅是味蕾的犒赏,更是一种仪式,庆祝他们凭借努力共同赢得的这场“学期小捷”。
喜悦的气氛在屋内弥漫。
晓梅开始精打细算地规划买多少肉、多少面;
卫国兴奋地表示要帮忙剁馅;
晓雨拍着手,已经开始期待那香喷喷的饺子。
然而,就在这片欢声笑语之下,林向阳的心底,却有一丝难以完全融入的冷静,或者说,一丝警觉悄然滋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今日这“双榜首”的风光,固然爽快,但也意味着他们兄妹被置于了更高的关注度之下。
七中里是否有如周胖子那般心有不甘、伺机而动者?
大杂院内,除了王翠花,是否还有其他人会对他们这迅速的“崛起”感到不适甚至嫉恨?
比如,那个一直沉默窥视、行踪莫测的钱叔?
他对自己家中那些来路不明的旧书,是否知晓些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脑海中再次浮现那几本旧书——苏联教材里的德文符号、卫国换回的德文机械书、中日文笔记……这些知识的碎片,如同散落的拼图,其背后隐藏的图景,是好是坏?
它们汇聚到自己手中,真的仅仅是巧合吗?
“双榜首”的荣耀,是明面上的成功,但潜藏在暗处的谜团与可能的风险,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可能因为他们的“出众”而加速浮出水面。
他看着兴高采烈的弟妹们,心中那份“长兄如父”的责任感愈发沉重。
他不仅要带领他们追求光明,更要时刻警惕光明背后的阴影。
“好了,”
林向阳收敛心神,脸上重新挂起温和的笑容,打断了弟妹们对饺子的热烈讨论,“晓梅算好账,卫国去拿钱和票,我们现在就去供销社,晚了好的肉馅可就没了。”
“噢!包饺子喽!”
孩子们的欢呼声再次响起,暂时冲散了林向阳心中的那一丝隐忧。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