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块?!”卫国倒吸一口凉气,刚才的兴奋瞬间被这个天文数字浇灭了大半。
晓梅也咬着嘴唇,快速在账本上划拉着,显然在计算这巨大的资金缺口。
“所以,全新的咱们买不起。”
林向阳话锋一转,“我们的目标,是二手货。旧货市场或者信托商店,有时候能碰到人家淘汰下来的旧缝纫机,价格能便宜不少,可能五六十块就能拿下,或者想想别的办法。”
他将希望寄托于信息差和这个时代尚不规范的二手交易市场。
“那……那也得五六十块啊。”
晓梅小声道,家里的积蓄距离这个数字,仍有不小的差距。
“钱可以想办法攒,或者……赚。”
林向阳目光坚定,“关键是,我们要先找到这么一台合适的、能用的二手缝纫机。”
接下来的几天,林向阳的生活节奏变得异常紧凑。
白天,他依旧去夜校上课,维持着“好学”的形象,课余时间则化身“市场调研员”,带着晓梅穿梭于四九城几个知名的旧货市场、信托商店以及散布在各处的“鬼市”边缘。
他见识了形形色色的旧物,从明清家具到洋钟怀表,从破损的瓷器到泛黄的书画,但适合他们家庭、价格又能承受的二手缝纫机,却始终芳踪难觅。
偶尔遇到一两台,不是锈蚀得无法使用,就是卖家奇货可居,叫价直逼新机。
希望的火焰,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变得摇曳不定。
这天傍晚,林向阳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大杂院,心情比天色更加阴沉。
资金的压力和目标的无望,像两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在这个物资匮乏、计划经济的年代,个人想要完成一点“生产资料”的升级,是何等的艰难。
“哟,向阳回来啦?”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响起。
林向阳抬头,只见王翠花正倚在自家门框上,磕着瓜子,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
她那眼神,仿佛已经看穿了林家最近的“不顺”。
“听说你连机械厂的工作都看不上?啧啧,心气儿可真高!这是要干多大的事业啊?别是眼高手低,最后啥也捞不着吧?”
林向阳懒得与她做口舌之争,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便要进屋。
王翠花却不依不饶,提高了嗓门:“要我说啊,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老老实实找个班上,比啥都强!整天瞎琢磨,能琢磨出金山银山来?”
这话如同针一样扎在林向阳的心上。他虽然信念坚定,但连日的奔波无果,让他的信心也难免有些动摇。
就在这时,院门又被推开,是收废品的刘海中,推着他那辆吱呀作响的破三轮车回来了。
车上堆满了杂七杂八的废铜烂铁和破旧物品。
林向阳目光无意中扫过三轮车后斗,一堆锈蚀的金属零件中,一抹熟悉的黑色三角形车架和几个扭曲的轮圈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自行车零件!而且不止一辆车的残骸!
他心中猛地一动!
缝纫机暂时遥不可及,但自行车……在这个年代,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产资料!
有了自行车,无论是出门办事、采购原料、还是将来运送货物,效率都将得到质的提升!
而且,自行车零件本身也具有价值,无论是用于维修,还是……作为交换其他物资的筹码!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绪。
买不起整台缝纫机,但可以利用手头的现金和之前技术输出换来的废旧铁料作为资本,先从更容易入手的二手自行车零件入手!
这些零件在刘海中这样的废品贩子手里,价值被严重低估。
但对于懂行的人,或者急需某个特定零件的人来说,它们就是宝贝!
他可以低价从刘海中手中收购这些尚有利用价值的自行车零件,进行分类、整理、简单的修复(比如除锈、校正),然后通过张麻子那条隐秘的黑市渠道,或者寻找特定的需求者(比如修理铺、或者想要自己组装自行车的人),进行溢价出售!
这本质上是一种“废品升级”和“信息差套利”的结合。
用有限的资金,撬动这些被忽视的“废弃生产资料”,使其焕发新生,并在流通中实现增值。
这不仅能快速积累资金,更是对“商业”运作的一次宝贵实践。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接触到更多机械零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机械结构的理解,为日后修复柴油机乃至从事更复杂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思路豁然开朗!
林向阳脸上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不再理会王翠花的冷嘲热讽,快步向自家走去,甚至没有注意到身后刘海中那醉眼朦胧中闪过的一丝精光,以及角落里,钱叔家窗户后那若有所思的凝视。
“晓梅,卫国!”
林向阳一进屋,便语气急促地吩咐,“把咱们家那堆废旧铁料再清点一下,把成色最好、最能卖上价儿的挑出来!”
他又拿出家庭基金盒,数出十块钱,小心揣好。
“大哥,你这是要……”晓梅不解。
“缝纫机一时半会买不起,咱们先升级别的‘生产资料’!”
林向阳眼中闪烁着算计和兴奋的光芒,“你们在家等着,我出去一趟,找刘大爷谈笔生意!”
他要去“换购二手自行车零件”,开启林家“原始资本积累”的新阶段!
夜色渐浓,林向阳怀揣着十元钱和满心的计划,走向了推着三轮车、正准备回家喝两盅的刘海中。
他相信,凭借自己之前用修怀表和技术输出建立起来的那点“交情”,以及真金白银的诱惑,应该能从这位嗜酒且精明的废品站老头手里,撬开一道口子。
夜色如墨,寒意侵肌。
林向阳怀揣着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积蓄——那十元“巨款”,站在院中。
目送着刘海中推着那辆如今在他眼中已不再是废铁,而是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宝山”的三轮车,吱吱呀呀地消失在胡同拐角的黑暗里。
交易过程比他预想的要顺利些。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