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笨拙地数了数那堆七颗的石子,又看了看代表“三个人”的那排石子,迟疑地说:“七……加七?再加七?”
“对!”林向阳立刻肯定,“那七加七是多少?”
“十四!”这个卫国记得清楚。
“十四再加七呢?”
卫国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不确定地说:“二……二十一?”
“没错!就是二十一!”
林向阳大声鼓励,然后拿起铅笔,在草纸上写下“3 x 7 = 21”,“你看,这种同样的数字连续加好几次的算法,我们就叫乘法。‘三乘以七等于二十一’,是不是比一次次加更快?”
卫国看着地上的石子和纸上的算式,眼睛微微亮了一下,似乎有点明白了乘法的意义,不再只是书本上冰冷的符号。
“再来!”
林向阳兴致来了,他又变换着石子的堆数和每堆的数量,“现在,四个人,每人五块糖?”“五加五加五加五……二十!”卫国数着石子,很快得出了答案。
“五个人,每人六块?”“三十!”
他越算越快,虽然还在用加法思维,但已经直观地理解了乘法的本质就是“几个几相加”。
晓梅在一旁看着,也觉得有趣,时不时出声提示一下。
连晓雨都蹲在旁边,用小手指着石子,奶声奶气地数:“一、二、三……”
冰冷的算术,在几颗小小的石子游戏下,竟然变得生动起来。
煤油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屋檐下这小小的一角,四个脑袋凑在一起,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氤氲,与石子的碰撞声、孩子们时而困惑时而雀跃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艰苦岁月里异常温暖的“家庭课堂”图景。
林向阳看着卫国那因为终于弄懂了一点而发亮的眼睛,看着晓梅耐心讲解的样子,看着晓雨懵懂的参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种用趣味和实物引导的教学方法,比逼着卫国死记硬背效果好太多了。
【能量:0.51/10】——家庭的温馨互动和成功解决教学难题带来的满足感,让能量微微上涨了一丝。
然而,就在他准备用石子继续讲解更复杂一点的应用题,比如“总数固定,平均分”的概念时,意外发生了。
卫国因为算对了几道题,有些兴奋,手舞足蹈地想要把自己刚琢磨明白的“道理”讲给妹妹晓雨听,动作一大,胳膊肘不小心扫到了放在一旁的煤油灯!
那盏光线昏暗却至关重要的煤油灯猛地摇晃起来!
“小心!”林向阳和晓梅几乎同时惊呼!
林向阳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灯座,但灯罩还是被卫国的胳膊带了一下,“哐当”一声脆响,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玻璃碎片四溅!
火光猛地摇曳了一下,险些熄灭。
所有人都愣住了。
卫国看着地上的碎片和差点被打翻的煤油灯,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
这盏煤油灯虽然旧,却是家里重要的照明工具,尤其是在手摇发电机不舍得轻易使用的夜晚。
灯罩碎了,不仅晚上做事更不方便,再配一个也要花钱……
“我……我不是故意的……”
卫国吓得手足无措,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刚才学会算术的喜悦荡然无存,只剩下闯祸后的恐惧和自责。
晓梅也心疼地看着地上的碎片,又看看吓坏了的卫国,没说话。
林向阳看着卫国那吓傻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卫国不是有意的,只是天性莽撞。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先小心地检查了一下灯芯和油碗,确认火没灭,灯还能用,只是没了灯罩,光线会更暗,也更危险容易引燃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将灯小心地放在一个更稳妥的角落,然后才开始处理地上的玻璃碎片,以免扎到晓雨。
“大哥……我错了……你骂我吧……”卫国低着头,声音哽咽,像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林向阳收拾完碎片,站起身,看着垂头丧气的卫国,并没有责骂他。
他知道,责骂只会让卫国更加恐惧学习,更加否定自己。
他拍了拍卫国结实的肩膀,语气平静:“行了,知道你不是故意的。灯罩碎了就碎了,以后小心点。做事、学习,都得稳当点,光靠蛮力和兴奋不行,得多用脑子。”
他将一次意外事故,巧妙地转化成了教育和引导的机会。
“可是……灯罩……”卫国还是过意不去。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林向阳努力让语气轻松些,“等大哥以后挣了钱,买盏带玻璃罩的新煤油灯!更亮堂!”
他描绘了一个小小的、未来的愿景,冲淡了眼前的损失。
卫国的情绪这才稍微好转了一些,但学习的气氛显然被破坏了。
林向阳看看天色已晚,寒风也越来越刺骨,便结束了今天的“石子课堂”:“今天就到这吧,收拾收拾睡觉。算术明天再继续。卫国你今天表现很好,已经知道乘法是干什么用的了,这就是进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