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香花坊的玻璃窗上还沾着晨露,林晓就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花坊,马尾辫随着脚步晃得欢快,屏幕亮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和箭头像一张复杂的网。“陈砚哥!苏晚姐!重大突破!”她把电脑往石桌上一放,指尖在触控板上飞快滑动,“我查到那台旧收音机的完整流转记录了,从1947年到现在,每一次转手都清清楚楚!”
陈砚刚给双生栀子浇完水,听到声音立刻凑过去,苏晚也放下手里的修剪刀,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在屏幕上——表格第一行写着“1947年,沈嘉树赠予孟晓棠”,最后一行则是“2023年,周瑶咖啡店仓库发现”,中间还穿插着七八次转手记录,每一条都标注着时间、地点和经手人。
“太详细了!”陈砚指着1955年的一条记录,“这里写着‘孟晓棠邻居王阿婆代为保管’,就是我们之前走访的杂货店王爷爷的妻子!难怪王爷爷对收音机这么熟悉,原来他妻子当年帮孟晓棠保管过。”
林晓喝了口苏晚递来的凉茶,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可不!我查了老城区档案馆的民国时期物资记录,还翻了市图书馆的旧报纸广告,甚至联系了邻市的旧货市场协会,才把这条线串起来。你们看1968年这条,收音机被卖到了邻市的旧货市场,买家是个叫‘李建国’的人,后来查出来,他是沈嘉树当年的同事!”
苏晚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上“李建国”的名字,感知里瞬间“触”到一股熟悉的灵脉波动——与沈嘉树诊疗笔记里的能量同源,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显然是李建国保管收音机时,无意中沾染了孟晓棠的灵脉气息。“他是故意买走的。”苏晚轻声说,“沈嘉树离开老城区后,肯定和李建国联系过,让他帮忙寻找收音机的下落,李建国买到后,应该是想等沈嘉树回来再转交,可惜没等到。”
林晓眼睛一亮,赶紧点开另一个文件夹:“苏晚姐你太神了!我还查到李建国的日记,里面写着‘嘉树托我寻晓棠的收音机,见机如见人,务必妥善保管’,可惜他1972年因病去世,收音机又被当成遗物卖给了旧货市场。”她指着1983年的记录,“之后收音机就一直在邻市和老城区之间流转,经手人大多是旧货商,直到2000年,被周瑶的爷爷买走,放在咖啡店仓库里,一放就是二十多年。”
周瑶正好提着刚烤好的提拉米苏走进来,听到这话忍不住咋舌:“我爷爷?他怎么会买这种旧收音机?我从来没听他提过!”她凑到屏幕前,指着2000年的经手人信息,“这个‘周振海’就是我爷爷!他当年确实喜欢逛旧货市场,没想到还买过这么有故事的东西。”
陈砚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下关键时间节点:“1947年沈嘉树赠予孟晓棠,1955年王阿婆保管,1968年李建国购买,1983年流入旧货市场,2000年周爷爷收购,2023年周瑶发现——这条线完全能串起孟晓棠和沈嘉树的故事,甚至能补充沈嘉树离开后的经历。”他抬头看向林晓,“有没有查到李建国和沈嘉树的后续联系?比如沈嘉树有没有找过他要收音机?”
“有!”林晓点开一个扫描件,是李建国1970年的日记页面,“这里写着‘嘉树来信,问收音机是否找到,言及晓棠,语气哽咽’,可惜信没有保存下来,只留下这么一句记录。不过能确定,沈嘉树直到1970年还在寻找孟晓棠和收音机,他从来没放弃过。”
苏晚的眼眶有点发热,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感知里孟晓棠的情绪变得柔软——像是知道了沈嘉树从未放弃寻找她,那股萦绕在收音机里的思念,终于有了回应。“他们都在为对方努力。”苏晚轻声说,“孟晓棠守着收音机等了一辈子,沈嘉树找了一辈子,就算隔着生死,这份心意也从来没断过。”
林晓突然想起什么,又点开一个文档:“对了!我还查到孟晓峰的消息!他看到我发的邮件后,又回复了,说他父亲当年带着他们离开老城区后,一直没放弃寻找姐姐,还特意让他学灵脉研究,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通过灵脉找到姐姐的下落。他下周三回国,除了想看看收音机,还想把父亲留下的孟家灵脉研究资料交给你们,说或许能帮你们对抗噬魂会。”
“太好了!”陈砚的眼睛亮了,“孟家的灵脉研究资料肯定很重要,说不定能找到破解噬魂会污染纹的方法。林晓,你联系孟晓峰的时候,记得问问他父亲有没有留下关于沈嘉树的其他线索,比如沈嘉树离开老城区后的具体去向,或者他有没有提到过噬魂会的其他阴谋。”
“放心!我已经发消息问了,他说整理资料的时候会留意,有线索就立刻告诉我们。”林晓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对了,周瑶姐,你爷爷当年买收音机的时候,有没有留下什么纸条或者笔记?比如为什么买,或者有没有发现收音机的特别之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霓虹残影:都市异闻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虹残影:都市异闻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