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审查
“听雨轩”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窗外偶尔传来的车马声都显得格外刺耳。油灯的光芒在陆明远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让他看起来比平时更加冷峻、难以接近。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陆明远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鸿图’真伪难辨,‘财神’岌岌可危。徐远舟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打在我们的关节上。这绝不仅仅是外部压力的结果。”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围坐在桌旁的江静云、赵致远和雷万山,这三张他无比熟悉、曾共同经历生死的面孔。此刻,他却必须用最冷静、甚至最冷酷的逻辑去审视他们。
“我怀疑,在我们内部,除了可能被波及的‘金爷’那条线,还存在着一个我们尚未察觉的隐患。一个更深的‘暗礁’。”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最残酷的结论,“我们必须进行一次内部审查,一次彻底的、隐秘的‘清洗’。”
“清洗”二字,让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这不是简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而是在信任的基石上动用手术刀,其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和猜忌。
“我同意。”出乎意料,第一个表态的是赵致远,他脸上惯常的温和被一种沉重的坚毅取代,“我们不能带着疑点前行,那是对所有牺牲同志的背叛。我请求,从我开始审查。”
江静云和雷万山也紧随其后,表达了同样的态度。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只有一种为了组织存续而甘愿承受一切的决绝。这反而让陆明远心中更加沉重。
审查方案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制定。陆明远亲自设计,其核心并非刑讯逼供,而是基于情报工作的逻辑陷阱和心理博弈。他称之为“无声的甄别”。
审查在看似日常的工作中悄然展开。
陆明远首先约谈了江静云。地点就在发报的密室,氛围却与往日不同。
“静云,”陆明远的语气尽量平和,“土地庙接头前,你最后一次与‘金爷’那边的间接联络,具体细节再回忆一下,有没有可能在哪一个环节,被第三方嗅到气味?”
江静云仔细回想,逐字逐句复述了当时通过死信箱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分析了每一个可能被监视或截获的节点,甚至包括她当时行走的路线、遇到的陌生人。她的叙述清晰、有条理,眼神清澈,没有任何闪烁。陆明远一边听,一边与她共同分析各种可能性,整个过程更像是一次严谨的工作复盘。他没有发现任何逻辑漏洞或情感上的异常。
接着是雷万山。陆明远选择在演练擒拿技巧时,看似随意地发问。
“万山,上次你去验证城防图,在第二个观察点,除了发现暗哨,往返路线上,有没有感觉到‘尾巴’?或者,在更早之前,比如我们讨论‘鬼道’地图的那段时间,你有没有察觉任何被跟踪的迹象?”
雷万山停下动作,抹了把汗,浓眉紧锁,努力回忆着:“掌柜的,我老雷粗心,但反跟踪的规矩不敢忘。那次验证,路线是绕了的,没发现‘尾巴’。至于之前……好像有一次从码头回来,感觉后颈发凉,但回头看又没啥,可能是我多心了。”他坦诚自己的疏忽可能,眼神坦荡,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陆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问。
最后是赵致远。两人的谈话在书房进行,桌上甚至还摆着一盘未下完的棋。
“致远,你的工作接触面最广,风险也最高。”陆明远落下一子,语气凝重,“无论是叶莲舟、程禹谟,还有甄达康,他们的暴露,都可能直接指向你。你仔细想想,在发展与他们的关系过程中,有没有哪些看似‘巧合’的顺利,或者某些本该引起警惕,却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赵致远凝视着棋盘,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他将接触叶莲舟、程禹谟、甄达康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谈话,甚至对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语气变化,都细细地梳理了一遍。
“与甄达康的接触,前期是水到渠成,但最后图纸交接,确实如您所说,过于顺利。音乐会的环境固然嘈杂,但军统特务无孔不入……现在回想,当时后台的一个清洁工,似乎多次出现在我们交接地点附近,我当时只当是工作人员,现在想来,眼神似乎过于机警。”他抬起头,眼中带着后知后觉的惊惧,“与程禹谟的接触,一直很小心,都是单线。但他提到过,大概一个月前,银行内部进行过一次例行的安全审计,虽然没查出他的问题,但会不会那时就已经被留意了?”
陆明远默默听着,将这些细节记在心里。赵致远的分析同样逻辑严密,并且勇于提出可能存在的疏漏,态度坦诚。
看似一轮审查下来,三位核心成员都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的忠诚似乎毋庸置疑。然而,陆明远心头的阴霾并未散去。他设计的本就不是一次就能揪出内鬼的审查,而是一个开始。
他启动了第二步:信息隔离与交叉验证。他将小组下一步的几项非核心但看似重要的任务——比如调查某个敌军官的背景、试探某个文化场所是否适合做新据点——拆解成不同的部分,分别、在不同时间告知江、赵、雷三人,并暗中观察后续动态。他想看看,这些信息是否会通过未知的渠道泄露出去,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遇到“恰好”等候的敌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安西安古城密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西安西安古城密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