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愣。
“你说的,是打电话叫外卖那种?”
“是,也不是。”姜尘语气平静。
“不只是盒饭,也不只是学校食堂。”姜尘语气不急不慢:
“我们可以做一个平台,前期基于网页端,整合学校周边所有的商家,食堂、小吃店、盖饭馆、冒菜、烧烤摊,能谈下来的全部录入。”
“听着怎么感觉好耳熟……”朱隽逸皱了皱眉,眼珠一转,忽然恍然道:
“这玩意不就跟那个最近挺火的掏宝差不多吗?挂个页面,谁有东西谁就上去卖呗。”
“你说的没错。”姜尘点点头,“本质上都是一个性质的。”
“无论是掏宝还是外卖平台,本质上卖的是商品的便利感、及时性,还有一个刚需:懒。”
“说白了,就是把你原本需要去购买的过程,从‘人动’变成‘手动’。”
他抬眼看了三人一眼,语气平静:
“掏宝用了2年的时间让人们意识到买衣服也可以不用出门,我们要做的,是让人意识到:吃饭也可以不出门。”
“另外,你们知道仅仅创业2年的掏宝现在有多少注册用户吗?”
屋里突然静下来几秒。
姜尘扫了三人一眼,然后沉声道:“2年,3000万,日峰值流水达到1个亿。”
一个亿是什么概念对于三人来说还很模糊。
毕竟2006年还是一个百万富翁都算富贵之家的年代。
周子健最先回过神,咽了口口水:“……你认真的吗?”
“你觉得我在开玩笑?”姜尘反问。
李大年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卧槽,老姜,你这个点子……!”
“那网站怎么做?我们几个又不会写程序。”朱隽逸冷静了一些,提出技术难题。
姜尘笑了笑,“网页你们不用担心,我有人可以写,前期就做个简单版,学校局域网能打开就行。”
“那你说的那个菜单咋录?”
“我们先从商家那拿一份菜单回来,一个一个手打,菜名、价格、可选备注,全输进网页。”
“你等等。”李大年打断他,“那得跑好多地方吧?一个一个谈合作?商家愿意吗?”
“没人愿意你就说到他愿意。”姜尘目光冷静:“任何企业刚起步都是这样的,就用最笨的办法,一家一家谈。”
“手抄菜单、人工录入,一天谈三家,一周谈二十家,只要商家想多卖几份饭,我们就有机会。”
“……我们做外卖,商家给饭,我们组织配送,平台收服务费或者配送费对吧?”周子健脑袋飞快跟上:“等有点规模,就能按单分账、谈返利?”
“对。”姜尘点头,不得不说粤佬的脑袋确实适合做生意,一下就抓到了重点。
“初期我们先整合菜单,在网页上搭出一个简易系统,宿舍电脑能上网的都能打开。”
“点单页面就仿照你们常用的饭堂菜单。每家店一页,列出菜品、价格,带上备注,辣不辣、配不配米饭这些都写清楚。”
“点完单之后,系统自动生成编号,打印出来贴公告栏或者寝室门口。我们安排人把订单送去店里,然后送到宿舍。”
“也就是说。”朱隽逸皱着眉:“整个流程是网页点单——人工接单——人工下单——人工配送。”
“是。”姜尘承认得很坦然,“前期就是靠人扛。用最原始的方式,把一套未来才会成熟的服务硬生生做出来。”
“慢慢的,订单一多,商家自己会主动找我们,愿意让我们挂他们菜单。”
“学校周边这一圈,一百米有二十家饭馆,一公里有一百家。”
“我们一个个谈。”
宿舍陷入短暂的沉默。
“可是,一开始我们要怎么和商家谈?”李大年还是那个问题:“商家又不认识你。”
“很简单。”姜尘目光沉稳,“我们一开始就可以拿自己寝室做样板。一个寝室四单,十个寝室四十单。一个饭点中午几十单,一个星期一百多单。”
“到时候你带着统计好的订单去谈,商家自然会考虑。”
“配送呢?”周子健问:“谁送?我们?”
“前期单量肯定不多,可以买几辆电动车,我们先自己送,等后期订单量起来了,可以开放配送权限。”
姜尘道:“比如一个食堂窗口离女生四舍最远,那我们就招四舍附近的同学做‘骑手’,标明一单送多少配送费,按单结算,干得多拿得多。”
“最早一批配送员就从班上、社团里招,信得过的来干,赚点饭钱,他们求之不得。”
姜尘还算含蓄,没有说出后世那句经典语录: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那支付怎么弄?”李大年追问。
“先线下。”姜尘说:“下单后留寝室号,送到后收现金。我们先保证运转起来,有了订单再慢慢优化流程。现在也只能这样。”
这是这个年代唯一靠谱的方式。
2006年,功能机还是主流,触屏手机凤毛麟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重生了,这次换你舔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重生了,这次换你舔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