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艺堂”的构想如同一颗种子,在沈清辞心中生根发芽,却也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不足。
要实现如此愿景,仅靠目前这点微薄的收益和松散的人脉,无异于痴人说梦。她需要更强大的助力,更稳固的靠山,以及……更安全的知识转化渠道。
一个名字不可避免地浮上心头——萧景珩。
那个在她最危急时刻,以雷霆手段、不着痕迹地化解了灭顶之灾的男人。
他强大、神秘、心思难测,却也是目前唯一可能理解并支持她超越常规想法的人。
然而,与他深度合作,无异于引狼入室,还是头能轻易吞噬她的猛虎。
盟友还是爱人? 这个问题过于奢侈,她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主宰还是傀儡?
就在她踌躇不定之际,一封经由知味斋周掌柜转来的短信,打破了僵局。
信笺上只有寥寥数字,依旧是那力透纸背的熟悉笔迹:
“‘三角对峙’之局已解?‘星火’可安?青檀居士。”
沈清辞握着信纸的手微微一颤。他果然什么都知道了!
不仅理解了她当初那三个墨点的警示,甚至可能一直关注着她的动向,连她“星火微芒”的念头都似乎被他窥破!
这是一种无声的威慑,也是一种带着探究的邀请。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
退缩避让绝非良策,只会让对方觉得她怯懦或不可合作。
她必须回应,并且要在这场心理博弈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与韧性。
她没有写信,而是让柳嬷嬷再次前往知味斋,带给周掌柜一小盒新制成的、色泽最为饱满稳定的胭脂膏,以及一句口信:“星火虽微,幸得东风暂护。然欲成燎原之势,恐需借力更多。小姐问:风,欲向何方吹?”
她将问题抛了回去。既承认了他的帮助,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愿,也试探他的真实目的和条件。
回应很快,且出乎意料的直接。
周掌柜亲自来到侯府角门,递上一份看似普通的节礼单子给柳嬷嬷,低声道:“居士说,风自四方来,可助火势,亦可熄之。关键在于持火之人,欲燃何处,能控几何。今夜子时,知味斋后巷,‘听雨’雅间歇息,居士备茶,邀小姐共论‘风火之道’。”
他竟提出要当面会谈!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跳。
子时,夜半私会,风险极大!但这也意味着,萧景珩将这次对话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和隐秘的级别。
去,还是不去?
巨大的风险:一旦被发现,她将万劫不复。
且面对面交谈,更容易暴露底牌和情绪。
巨大的诱惑:这是摸清对方意图、争取支持、甚至建立更平等对话关系的绝佳机会。
挣扎良久,沈清辞眼中闪过决然。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她决定赴约。
是夜,她借口日间研读古籍累了要早歇,打发了丫鬟,只留柳嬷嬷在外间守夜。
子时将近,她换上一身深色不起眼的衣裙,用斗篷兜帽严实遮住头脸,在柳嬷嬷担忧的目光中,悄然从一处早已探明的偏僻角门溜出侯府。
知味斋后巷寂静无人。她按照指示,轻轻叩响“听雨”雅间的门。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
萧景珩独自一人坐在窗边茶案旁,一身墨色常服,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屋内只点了一盏昏黄的羊角灯,光线柔和,却足以让她看清他深邃的眼眸中那抹难以捉摸的光彩。
“沈小姐,请坐。”他声音平静,仿佛这只是一次寻常的会面。
沈清辞压下心中的紧张,依言坐下,摘下兜帽,露出那张清丽却带着戒备的脸庞。
“多谢居士日前援手。”她率先开口,语气恭敬而疏离。
萧景珩为她斟了一杯热茶,雾气氤氲:“各取所需罢了。小姐送的‘星火’,我看了,甚好。比宫中御用的,也不遑多让。”
他果然知道了胭脂的事!沈清辞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雕虫小技,难入大家之眼。居士所言‘风火之道’是?”
萧景珩微微一笑,目光却锐利如刀:“风可助火,然火若失控,亦会焚尽一切。小姐欲成燎原之势,可知需多少柴薪?需何等地形?需何时点燃?又可知,暗中盯着这火苗,欲据为己有或欲扑灭之者,几何?”
他一连串的问题,直指核心:她的能力、她的计划、她将面临的危险。
沈清辞迎着他的目光,强迫自己冷静应对:“柴薪虽薄,已在积累。地形虽险,仍在勘探。时机未至,岂敢妄动?至于暗中窥伺者……若非东风暂阻,恐已扑至眼前。故而清辞才冒昧请教,风之方向。”
她并未完全暴露“荟艺堂”的构想,只含糊地表达了积累和规划的意思,并再次将话题引向对方的条件和意图。
萧景珩凝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眼前的女子,比他想象的更加冷静和敏锐。
“我的方向?”他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于我而言,一阵无法控制、甚至可能反噬的风,毫无价值。我助你,非因怜悯,亦非因美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望凝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望凝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