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刚过,陇右道的风沙里已带着寒意。玉门关外的互市场上,吐蕃商人扎西捏着新发的茶马券,对着日光细看绢纸上的水印——匹奔马踏着茶枝,正是皇后亲自设计的纹样。
这劳什子券真能换三百斤茶砖?他狐疑地问市令。
市令指着券面朱印:见印如见凤旨。凭此券不仅可换茶砖,还能优先选购新到的景德镇瓷器。
不远处,几个突厥商人正围着布告栏争吵。通译结结巴巴地解释着新规:从今往后,所有交易需经市舶司核定...私贩茶盐者,货物充公...
凭什么!突厥首领阿史那摔碎陶碗,我们祖辈都在这里交易!
话音未落,关城上突然响起号角。但见烟尘中驰来一队骑兵,为首小将银甲白马,竟是十三岁的太子云琮。少年勒马时,披风下露出腰间崭新的横刀——正是高炉所出的精钢所铸。
阿史那首领。云琮扬鞭指向关内新修的货栈,请看那边。
众人转头,只见货栈前排列着数十辆独轮车。车上满载的不仅是茶叶布匹,更有岭南的蔗糖、江南的丝绸,甚至还有海外运来的胡椒。
以往你们私贩,最多得些劣茶陈布。云琮下马时,银甲在夕阳下流光,如今按券交易,反能得这些珍货。更别说——他忽然掀开某个货车的苦布,这能救命的金鸡纳霜。
阿史那盯着那些淡黄色药粉,想起部落里正蔓延的寒热症。他沉默片刻,突然解下腰刀奉上:太子殿下,我等愿守新规。
此刻长安城中,苏璃正对着沙盘调整边市布局。程砚清捧着账册禀报:自推行茶马券,私贩已减七成。然王衡奏称,突厥人换走的精铁过多...
他不懂。苏璃将代表铁矿的木块推向河西,我们给的越多,他们就越依赖大周。待其刀剑皆出我手,还如何作乱?
她忽然取出一卷《西域风物志》,翻到某页递给程砚清:着人在哈密试种这种葡萄。来日酿成美酒,可抵万金。
秋分这日,云琮带着首批茶马券交易的成果返京。车队驶过朱雀大街时,百姓争相围观那些裹着彩绸的西域良马。有眼尖的发现,马鞍上竟绑着几株挂着红果的矮树。
母后请看!云琮献宝似的捧上红果,吐火罗人说此果名,生食熟食皆可。
苏璃拈起这熟悉的果实,想起另一个时空里它被叫作爱情果。她小心收好种子,盘算着来年要在皇庄试种。
边市新规推行三月后,户部呈上的奏报令满朝震动:仅茶马一项,岁入竟增五十万两。更令人惊喜的是,突厥各部为换取更多茶马券,主动约束部众不得犯边。
一些顽固老臣还是不放心,某日朝会时再度发难:娘娘以利诱之,恐养虎为患!
苏璃不答,只命羽林卫抬上口箱子。箱开时满殿哗然——里面堆满突厥贵族抵押的祖传金器。
这些金器,她轻抚某顶王冠上的宝石,足够再造三座高炉。待我们炼出更多精钢,他们拿什么来换?
腊月里,第一坛哈密葡萄酒送抵宫中。云承睿品过后大笑:好个边市新规!竟把西域甘霖都换来了!
他醉眼朦胧地望向苏璃,忽然想起少年时读《盐铁论》,曾与父皇争论与夷狄市是否损国体。如今看着满殿的异域珍奇,方知当年眼界浅薄。
开春时,云琮奉命再赴玉门关。这次他带去了新制的白糖——这是苏璃教岭南工匠用木灰脱色法所制,洁白如雪的模样让胡商们看得痴了。
阿史那捧着白糖,忽然用生硬的汉话问:太子可能...换些?我们想修座永不倒塌的佛寺。
云琮怔住,旋即微笑:可。不过要用天山白玉来换。
消息传回,苏璃在舆图上轻轻一点。那里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如今已用水泥筑起关城。她想起张骞通西域的往事,提笔在奏章上批道:
**货通天下,利济苍生。**
------------
【本章彩蛋】
1. 茶马券制度原型为北宋茶马司的交引制度
2. 番茄在明代才传入中国,原产南美
3. 白糖脱色技术在唐宋时期尚未成熟
4. 文中哈密葡萄酒在历史上确实曾是贡品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昭璃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