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枕畔细语解君忧,政事闲谈定良谋。君王傲娇显才智,凤隐幕后巧运筹。
**内容:**
清晖阁的夜晚,总是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别处的宁静与温馨。烛火摇曳,映照着相依的身影,政事的烦忧与宫廷的算计,似乎都被隔绝在那暖黄的光晕之外。
云承睿近来为一事颇为烦恼。漕运总督上报,称今岁漕粮北运,因河道局部淤塞,需额外征调五万民夫疏浚,方能确保漕船如期抵京。此事看似寻常,奏章也循例送到了御前,但云承睿却隐约觉得不妥。他记得去岁工部才奏请拨付巨款,言称已对相关河段进行彻底清淤,何以时隔一年,又需如此大兴土木?且五万民夫,所耗钱粮甚巨,正值年关,地方恐生怨言。
他将这烦恼在枕边当做闲话,说与苏璃听。苏璃靠在他怀中,把玩着他寝衣的带子,状似无意地轻声应道:陛下真是心细如发。妾身虽不懂这些,但听着也觉得奇怪。去岁既已大修,怎的今年又堵了?莫非是去岁的银子没花到实处?或是……那河道本就无需如此大动干戈?她顿了顿,声音更柔,陛下何不派人悄悄去查查,去岁负责清淤的是哪些官员?今岁提议征夫的又是谁?看看是不是同一拨人?说不定啊,是底下人想借着由头,再多捞些油水呢。
她的话语轻轻柔柔,如同柳絮拂过水面,却瞬间点醒了云承睿。他豁然开朗,是了,关键就在于去岁与今岁的关联!他立刻暗中吩咐御史台的心腹,密查此事。
数日后,调查结果呈上,果然如苏璃所料,去岁主持清淤的工部郎中与今岁上书要求征夫的漕运衙门属官乃是姻亲,去岁所谓的彻底清淤不过是敷衍了事,账目却做得漂亮,今年便想故技重施,再捞一笔。云承睿勃然大怒,当庭斥责相关官员,驳回了征调民夫的请求,并严令彻查去岁工程款项。
此事虽小,却成功阻止了一次贪墨,为朝廷省下大笔开支,更在朝堂上树立了皇帝明察秋毫的形象。退朝后,云承睿心情大好,来到清晖阁,眉宇间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得意。
璃儿,你可知今日朝上之事?他握着苏璃的手,将经过略略讲述,最后总结道,这些蠹虫,以为朕深居宫中便好糊弄,殊不知朕早已洞察其奸!此番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苏璃抬眸,眼中满是恰到好处的崇拜与欣慰,柔声道:陛下圣明!妾身早就说过,陛下天资聪颖,只是往日被那些老臣呱噪得心烦,一时未曾细想罢了。如今陛下静下心来,自然能明辨忠奸。
她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云承睿,极力维护着他作为帝王的尊严和虚荣。云承睿听在耳中,心中那份因小小胜利而产生的得意,被她这番熨帖的话语烘托得更加舒坦。他享受着这种被心爱之人崇拜的感觉,却也下意识地更愿意与她分享政事,听取她那不经意间的点拨。
他偶尔也会流露出几分少年君王特有的傲娇。比如在商议是否调整某个边关榷场的税率时,苏璃分析利弊后,委婉地倾向于小幅提升,以充盈国库。云承睿沉思后,采取了她的建议,却在旨意颁布后,故意对苏璃说:朕思前想后,觉得此举甚为妥当。既能增加税收,又不至使商贾负担过重,影响边贸。璃儿,你觉得朕这番考量如何?
苏璃心中了然,面上却露出钦佩之色,从善如流地答道:陛下思虑周详,远非妾身能及。此法刚柔并济,确是上策。
几次三番下来,一种无言的默契在两人之间形成。云承睿享受着苏璃的智慧带来的便利与她全然的,而苏璃则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建议之后,通过维护皇帝的自尊,潜移默化地施加着自己的影响。他们仿佛结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同盟,开始在波谲云诡的朝局中,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前行。
**章尾:** 枕边细语定良策,君王傲娇揽功劳。凤隐幕后巧施力,同盟初成试牛刀。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昭璃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