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龙躯抱恙临金殿,凤谶惊波撼九天。帝语翻云定乾坤,罢黜流放镇谗言。
**内容:**
紫宸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与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百官肃立,目光或担忧、或窥探、或幸灾乐祸地投向御座。仅仅几日,云昭仿佛又苍老了许多,龙袍穿在身上都显得有些空荡,脸色是病态的潮红,唯有那双眼睛,虽然带着血丝,却锐利如鹰,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面孔,最终在刘瑾、郑元等人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冰冷刺骨,让几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内侍宣“有事启奏”,而是直接拿起龙案上堆积如山的、要求处死苏璃的奏章,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声音沙哑却带着千钧之力,响彻大殿:
“朕,病了数日,这满朝的奏章,说的却都是同一件事。”他顿了顿,剧烈的咳嗽再次袭来,他强忍着,额角青筋隐现,待平复后,继续道,“什么‘凤鸟临朝,阴盛阳衰’,什么‘女主将兴,代周而王’……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我大周明日就要亡于妇人之手了!”
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皇帝话语中那压抑的怒火。
云昭猛地将那份奏章掷于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惊得几个胆小的官员身子一颤。
“荒谬!无耻!”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雷霆之怒,“尔等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便是这般捕风捉影,以虚无缥缈之谶语,构陷宫妃,动摇国本的吗?!”
他目光如电,直射刘瑾:“刘瑾!”
刘瑾浑身一抖,噗通跪倒在地:“臣……臣在!”
“你身为户部郎中,不思如何充盈国库,造福黎民,却对流言蜚语津津乐道,甚至上书要求朕诛杀有功之人!你告诉朕,苏才人引进海外新种,若试种成功,能活民无数,此功,是祸国吗?!”
刘瑾汗如雨下,伏地不敢言。
云昭不再看他,转而面向满朝文武,声音沉浑,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尔等不明谶语真意,便妄加揣测,实在可笑!朕来告诉你们,这‘女主’是何意!**女主,非指妇人,乃指德政!** 为君者,当怀母仪天下之心,泽被苍生,使万民安居,如沐慈母之恩!此乃文治之极盛!”
他喘息片刻,继续道:“而这‘武王’,**乃朕之武功!** 北破突厥,南定诸夷,廓清寰宇,护卫社稷!此乃武功之彰显!”
他猛地站起身,尽管身形微晃,却气势磅礴,声震殿宇:“**‘女主武王代周而王’!此谶非但不是凶兆,反而是上天预示,我大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文治武功之盛世!德政如母,武功赫赫,正是我大周国运昌隆,千秋万代之吉兆!**”
这一番解读,石破天惊!将原本充满恶意和指向性的谶语,硬生生扭转成了象征盛世的祥瑞!殿中百官,无论是支持苏璃的,还是反对她的,都被这匪夷所思却又无法反驳的“天意”解读震得目瞪口呆!
“然而!”云昭话锋一转,杀气凛然,“竟有宵小之辈,曲解天意,散布流言,构陷宫妃,其心可诛!意图离间君臣,扰乱朝纲,罪不可赦!”
他冰冷的目光再次扫过跪地的刘瑾,以及人群中面色惨白的郑元朗等人。
“户部郎中刘瑾,身为国戚,不思报效,反而蛊惑人心,散播谣言,着即革去所有官职,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御史郑元,身为言官,风闻奏事却不辨真伪,推波助澜,罢官夺职,永不叙用!”
“其余附议构陷者,罚俸一年,以观后效!”
一连串的处置,干净利落,如同雷霆骤降,瞬间将掀起的风波强行镇压下去。刘瑾瘫软在地,被人拖出大殿。郑元面如死灰,踉跄退下。方才还气势汹汹要求“清君侧”的官员们,此刻个个噤若寒蝉,冷汗直流。
云昭强撑着说完这一切,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重重坐回龙椅,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苏璃依旧站在屏风后,垂眸敛目,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只有她自己知道,袖中的指尖微微掐入了掌心。云昭此举,是以绝对的皇权,为她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甚至不惜扭曲“天意”。这份维护,沉重无比。
风波,看似平息了。但殿中众人心中都明白,那“凤鸟临朝”的谶语,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已生。陛下能护她一时,可能护她一世?而陛下今日这番强行解读,又将为未来,埋下怎样的伏笔?
**章尾:** 帝心独断扭乾坤,强将凶谶解祥云。雷霆暂压风波恶,暗潮依旧涌宫门。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昭璃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