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弹指而过。曾经需要踮脚才能勉强够到御案边缘的云承睿,如今已长成清瘦挺拔的少年。而苏璃,也从初入宫闱时那个带着几分警惕与疏离的少女,沉淀为紫宸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沉静身影。
然而,岁月并非只带来成长与安定。云昭的鬓角,不知何时已悄然染上更多霜色。批阅奏章时,他偶尔会停下笔,揉一揉隐隐作痛的额角,或是望着殿外出神片刻。那双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睛,虽依旧深邃睿智,却难掩一丝深藏的疲惫。苏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在她心中悄然滋生。
(苏璃内心OS:*他终究不是铁打的…这十年,耗损太大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不安,边境接连传来警讯。吐蕃与突厥,这两个雄踞西方的势力,竟似默契般同时遣使入朝,国书言辞看似恭谨,实则傲慢,均提出了和亲之请,目标直指已至婚龄、且以聪慧灵动闻名的义女李明月。
“狼子野心!”云昭将两份国书狠狠掷于地上,眼中燃起久违的雷霆之怒,“朕的女儿,岂是尔等可以觊觎的筹码!”他深知,这和亲之请绝非单纯求娶,更是对帝国威望的试探,一旦示弱,边境永无宁日。
他没有丝毫犹豫,断然驳回两国请求,言辞强硬,不留余地。与此同时,一道道调兵遣将的密令自紫宸殿发出,边境重镇的守将接到了加强戒备、整军备战的指令。战争的阴云,似乎随着使臣悻悻而归的背影,悄然压境。
(云昭内心OS:*太平日子,怕是到头了。必须尽快安定内部,才能全力应对外患。*)
外部的压力,促使云昭必须尽快为子女定下婚事,以绝后患,也为了稳固内部联结。他首先考虑的便是李明月。为免她再被外邦惦记,也为了笼络文官集团,他亲自为李明月选定了尚书令申朔的幼子申琛。
然而,这道旨意对李明月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她心中早已倾慕的人是申琛的长兄申桓。申桓英武果敢,年纪轻轻已在军中崭露头角,是真正让她心折的少年英雄。可申桓早已娶妻,夫妻和睦。反观申琛,性情温吞,文不成武不就,在她眼中简直一无是处。
“父皇!为何是申琛?那个连马都骑不稳的窝囊废!女儿不嫁!”李明月第一次在云昭面前失态痛哭,激烈反抗。
“放肆!”云昭面色沉郁,“婚姻大事,岂容儿戏!申家乃开国功勋,申琛性情温和,必不会亏待于你。此事已定,休要再胡闹!”
看着父皇不容置疑的神情,李明月满腔的愤怒与委屈化为绝望的冰凉。她终究无力反抗命运,只能含着泪,接下了那道将她推向不情愿未来的旨意。一颗活泼泼的心,从此蒙上了阴翳。
几乎同时,云昭也为云承睿定下了婚事。辅国大将军蒲忌植,作为云承睿的舅舅,多年来一直暗中关注着外甥的成长,虽感念云昭对承睿的疼爱,却也总觉陛下因政务繁忙,对孩子过于严苛,少了些寻常父亲的温情。他亦多次委婉提及承睿的婚事。云昭综合考量了门第、家风、女子品性,最终精挑细选,定下了林阁老家那位素有贤名的嫡孙女。
旨意传到云承睿耳中时,他正在临摹一幅苏璃闲暇时画的海棠图。笔尖一顿,浓墨在宣纸上洇开一大团污迹。他怔怔地听着内侍宣旨,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苏璃沉静的侧脸、关切的眼眸、以及在他病中那双温暖的手。
(云承睿内心OS:*为什么…不能是她?可是…她是父皇的…我怎么能…我怎么敢…*)
巨大的失落和一丝隐秘的痛楚攥紧了他的心脏。他垂下头,掩去眼底所有的情绪,用尽可能平稳的声音谢恩:“儿臣…叩谢父皇恩典。”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留下几道弯月形的血痕。他连一丝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只能将那份悖伦的、无望的憧憬,更深地埋入心底,默默承受这份“合适”的安排。
苏璃默默旁观着这一切。李明月的泪眼,云承睿强装的镇定,还有云昭眉宇间日益加深的疲惫与决断,都清晰地告诉她——持续了近十年的、相对平静的时光,即将结束。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子女婚事带来的微妙变化,以及…云昭那不容忽视的健康下滑。她站在绛雪轩的窗前,望着宫墙上方那片被分割的天空,心中凛然。
(苏璃内心OS:*山雨欲来风满楼。云昭,你若倒下,这偌大的宫廷,这刚刚安定不久的江山,将会如何?而我…又该何去何从?*)
暗潮,已在平静的海面下汹涌澎湃,即将卷起吞噬一切的巨浪。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昭璃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