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顶流助力的破圈传播与大佬们的资金资源注入,“曦·承非遗慈善基金会”的知名度迎来质的飞跃,从“行业标杆”真正走进“全民视野”。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非遗公益的价值,主动加入进来,用捐赠、志愿、消费、创作等多种方式,成为非遗传承与公益事业的“同行者”,让公益的力量真正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全民捐赠:小额汇聚成大河,爱心无分大小
知名度提升最直接的体现,是个人捐赠的爆发式增长。基金会不再依赖大额捐赠,而是形成了“人人可捐、人人愿捐”的全民参与氛围,小额捐赠汇聚成强大的公益力量。
线上捐赠:便捷渠道让爱心触手可及
基金会优化了线上捐赠渠道,在官网、微信小程序、抖音、腾讯公益平台等开通了“一键捐赠”入口,设置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多种小额捐赠选项,同时推出“月度公益计划”,用户可选择每月自动捐赠固定金额,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腾讯公益“99公益日”期间,基金会联合苏星然、陆哲远等顶流发起“非遗公益一起捐”活动,用户捐赠后可获得电子公益证书、非遗数字藏品等纪念物。活动上线3天,参与捐赠人数突破500万人,累计捐赠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90%的捐赠金额在100元以下。有网友留言:“虽然捐得不多,但希望能为乡村孩子的非遗课出一份力,积少成多,就能帮到更多人。”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公益挑战赛”“直播捐赠”也持续发力,#我为非遗捐一元#话题播放量超20亿次,累计带动小额捐赠超5000万元。不少用户表示:“刷视频的时候看到非遗少年的故事,很受触动,随手捐一元,既能支持公益,又能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线下捐赠:场景化参与让爱心更有温度
基金会在全国各大城市的万达商场、格力门店、非遗体验店等场所,设置了“非遗公益捐赠角”,摆放捐赠二维码、公益宣传海报、非遗手工作品展示,让公众在购物、休闲、体验的过程中,便捷参与捐赠。
在上海万达商场的捐赠角,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将自己的零花钱投进捐赠箱,扫码领取了电子公益证书。妈妈说:“这样的场景化捐赠,能让孩子直观了解公益的意义,从小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据统计,全国1000余个捐赠角,每月累计带动线下捐赠超100万元,成为线上捐赠的重要补充。
全民捐赠的热潮中,爱心无分大小。无论是企业家的千万元捐赠,还是普通人的一元钱支持,都承载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对公益事业的认可。截至年底,基金会年度个人捐赠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个人捐赠总额达2.5亿元,占年度募集善款的40%,真正实现了“全民公益”的目标。
志愿同行:用时间与技能,为公益添砖加瓦
除了资金捐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时间与技能”参与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团队从最初的2000人,迅速壮大至5万人,形成了一支“多元化、专业化”的志愿力量,成为公益项目落地的重要支撑。
普通志愿者:用陪伴传递温暖
普通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上班族、退休老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基金会的各类公益活动:
? 走进乡村非遗希望小学,担任“非遗助教”,协助传承人给孩子们上手工课,陪伴孩子们做游戏、读绘本;
? 在非遗公益嘉年华、成果展等活动中,担任引导员、讲解员,为观众介绍公益项目、非遗技艺;
? 参与“非遗公益乡村行”,为乡村老人、孩子送去生活用品、学习物资,帮助传承人整理工坊、包装产品。
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利用寒暑假时间,连续三年前往大凉山非遗希望小学支教,不仅协助开展非遗课程,还教孩子们英语、绘画、音乐。团队负责人说:“每次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拿到手工作品时的笑容,都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我们不仅是志愿者,更是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乡村孩子的陪伴者。”
专业志愿者:用技能赋能公益
不少专业人士主动加入志愿者团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公益项目提供精准支持:
? 设计师志愿者:为年轻传承人免费提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务,帮助他们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摄影师、剪辑师志愿者:参与公益纪录片、短视频拍摄,记录公益故事,为基金会提供免费的影像制作服务;
? 律师、会计师志愿者:为基金会提供免费的法律支持、财务咨询,帮助基金会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合规运作;
? 科技志愿者:来自腾讯、格力等企业的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优化基金会的AR公益体验平台、数字化管理系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