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大捷的战报被大将军递到天子案前与尚书台。
大将军府虽掌军事,却无权直接下赏格。
需与司徒府、尚书台、光禄勋等部门商议,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天子接到大捷之后,先是大喜,随后又是大怒,把河南尹陈导和司隶校尉张温等人好一顿申饬。
然后,司隶校尉部借调的孙坚带着家兵,河南尹麾下的掾属闵贡带着郡兵,四处出没。
直接把周遭山贼清理的干干净净。
当然,不乏有些世家大族提前得到消息有所暗示,有些山贼提前化贼为民......
这些和何方目前都没啥关系,他眼下最紧迫的,是近两千名被解救子民的处置。
事情报上去,大将军府按例要将人口移交雒阳令周晖。
这是常规的安排:大将军府统管军事,民政事务素来归司徒府统筹。
而雒阳地界的百姓安置,自然由雒阳令负责。
按照惯例先统计户籍,有原籍者遣返,无籍者暂由雒阳府接管,待后续造册分配。
当然,那个小米的母亲也找到了,她是直接安排到津帮中的,何方又因此收获了一点魅力和一点政治。
达到了83和45。
至于其他人,何方自忖没有能力吃下去,于是召集被解救的流民,宣布官府安置方案。
原以为众人会感念获救之恩,却没料到话刚说完,场中便响起一片恸哭声。
“万万不可啊,官君!”
一个须发半白的老者拄着拐杖,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老奴原籍河东,黄巾乱时家乡被烧,妻儿都没了,回去也是饿死!
跟着司隶那贼寇,虽吃不饱,至少还有口饭吃,这一遣返,便是死路一条啊!
某要加入津帮。”
话音未落,人群中哭声更甚。
一个抱着幼儿的妇人哭得撕心裂肺:“官君开恩!贱妾男人被贼寇杀了,就剩贱妾娘俩,若被发卖做奴婢,儿怕是活不过三年!
不如让贱妾死在这儿,还能留个全尸!”
何方连忙上前搀扶,高声劝说:“诸位莫慌!官府定会妥善安置,绝不会让大家饿死、做奴婢!”
可无论他如何解释,流民们却只是哭着摇头,有的甚至从怀中掏出碎瓷片,就要往脖子上划。
何方好一顿安抚,忙的是焦头烂额,于是又令人发放粮食,这才暂且稳住场面。
随后便急火火的去找孟光。
对方身为讲部吏,自然熟悉民政流程:“孟兄,以往官府解救了流民,都是如何处置的?”
孟光正在看春秋,闻言抬头,语气平淡地解释:“按朝廷规制,若流民有原籍户籍,需核验身份后发放路引,遣返回乡;
若是无籍流民,便由地方官统计户口、造册入籍,再划拨官田让他们租种,按律缴纳租税。
这是明面上的流程。”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可实际操作中,哪有这么规整?
无籍的青壮还好些,多被豪强或官府私征为佃户。
那些妇孺,尤其是没背景的,常被当做官奴发卖,或是给世家大族做仆役,换些钱财填补府库。”
“那…… 这么多孩童呢?”
“孩子?” 孟光嗤笑一声,“在别处或许没人要,在雒阳却是紧俏货。
世家大族都爱买些年幼的孩子回去,男孩从小习武、教忠,养作死士或亲信;
女孩便教针织洒扫,做贴身婢女。
这般从小养起来的人,比外面招揽的宾客、仆役靠谱得多。
只是……”
他话没说完,何方却已明白。
孩子若被买走,必然要与母亲分离,这几乎是定局。
“那老弱呢?” 何方追问,说了半天,可是没有老弱。
“老弱最难处置。” 孟光放下春秋,语气多了几分无奈,“官府通常会把他们送到义舍,找个废弃院子圈起来,每日给些残羹冷饭,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天意。
没几日便会死大半,最后剩下的,也熬不过寒冬。
最后如果还有活的,又愿意说好话的,便养着。”
“荒谬!”
何方攥紧拳头,声音忍不住提高,“我好不容易把他们从贼寇手里救出来,反手却要把他们送入虎口?
这与害了他们有何区别!”
孟光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叹了口气:“你若真不忍心,也不是没有办法。
你与雒阳令周晖素有交情,可找他商议,把这些人全留下来,不入官府户籍,由你自己安置。”
“自己安置?”
何方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这需要花钱?”
“不仅要花钱,还得花大钱。” 孟光点头,掰着手指算道,“近两千口人,要吃要穿要住,还得给青壮找活计、给孩子找去处。
若想让周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把他们划入官府处置名册,你至少得给雒阳府一笔‘补偿’。
周晖虽然好说,但他下面的那些官吏......咳咳,不包括我哈,都得要上下其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