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榜在清平世界内部也发布了,由于人才早已被挖掘无数遍了,因此,这一次响应者寥寥无几。
张扬把孤儿小驼子收留在身边做事,给他起名为张胜。张胜聪明、勤奋、吃苦耐劳,不但工作能力出色,还在自学语文三册和四则运算。
某一天早上,张扬把一张招贤榜递给了张胜:“俺不能耽误你的前程,你去校长那里学习吧!”
张胜哭了:“兄长,俺不想离开你!”
张扬怒了:“你若不听话,俺就不认你这个弟弟!”
小驼子搭上了人民合作社的顺风车,从翠城出发前往离石城。到了离石城,没有东去的顺风车,他选择走路前往晋阳城,需要翻越吕梁山。
铁桶爆炸事件,没有让三大宝、洪范和卞秋等人收敛,反而炸开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搞研究的积极性。刘智没有责罚他们,只是再三提醒他们今后要注意安全。
刘智带着小妹在城外巡视,工业园区的进水和排水渠道已经完工;附近的砖瓦厂,10个大型倒焰窑在日夜不停地烧制砖瓦,2100名胡人太监在此“三班倒”;砖瓦厂附近的煤矿,有1000名胡人太监在挖煤,还有1000名胡人太监在制作蜂窝煤。
现在,胡人太监们都是神色平静,胸佩小红花的端艮首述说得好:“不要作死,你们的女眷都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们现在是汉家儿郎的婆姨,但是,她们的后代有咱们胡人的血脉,所以,咱们和校长他们是亲戚。”
既然是亲戚,就不能闹事,更不能作死。胡人太监们像是看待亲戚一般的眼光看着校长,把刘智看得有点害羞了,于是下令:给他们每人每天二两腊肉!
小妹疑惑:“为何要给他们腊肉?”
刘智回答:“给他们腊肉吃,不但干活更有劲,还能抵御寒冷。”
如果,胡人太监们被大量冻伤,谁来替他们干活?
在水泥厂和石灰厂,各有1000名胡人太监在干活,都以亲戚的眼神欢迎校长的到来,刘智不得不挥手致意,予以亲切的问候,特许他们每人每天二两腊肉。
在吕梁山的山道上,雪过天晴,阳光灿烂地照射在山川上。积雪过膝,小驼子张胜拖着一个小雪橇,艰难地在雪地里爬行。雪地上的反光,让双眼刺痛流泪,而泪水在脸颊上冻结成冰,张胜眯着眼睛看四周,只见白茫茫一片,迷雾一般,看不到任何风景。
聪明的张胜没有慌张,在雪橇上取出一把铁锹,在雪地里挖呀挖,挖出一个坑,做一个雪窝,铺上羊皮,点起小炭炉;呼出的热气和炭炉的青烟,袅袅升起,在山风中迅速地消散,张胜望着天空,满脸是笑,红肿的双眼,看不清天空中的云彩,却能看得见未来的希望。
根据校长的描述,洪范、杜轩、杜家四兄弟、卞秋和三大宝,用纸糊了1个1人高的热气球,在点火之后,热气球缓缓地升起。原来,校长说的又是真的。
如果,把热气球做得够大、够结实,是不是可以带人上天呢?校长没说的内容,全被这群作死的活宝脑补出来了!
三大宝用马尾毛纺线,再成细绳;洪范用桐油刷在丝绸上,结实又不漏气;卞秋制作的煤焦油喷火灯,可控火候,可拆卸;杜轩制作的直径1米的铁圈,轻便,结实,固定球口,中间可挂喷火灯;杜家四兄弟制作的藤筐,空间不小,重量不大,还耐摔。
于是,在这个年代,第一个载人升天的热气球诞生了。
刘智坐在议政殿里看报告:于吉始终坚持坑死胡人不偿命的原则,以天价的蜂窝煤饼炉子和胡人交换牲畜,1个炉子200个蜂窝煤交换1头牛或1匹马,爱换不换,不换拉倒!
鼻涕硬邦邦的胡人,最终,还是前来交易了。没想到,蜂窝煤饼炉子挺好用,三个煤饼用一天,不仅能取暖,还能烧水、煮饭和烤肉!
于吉这个人还是怪好的哩!胡人纷纷赶着牲畜,前往边境的交易点。
到昨天下午为止,交易暂停,于吉共得牛马12万头有余,马给商业部外销,牛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到各县。
刘智心花怒放,哈哈……清平世界的财富又增加了不少。小妹在一旁提醒:“老公,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再过几天,刘惠姐就要生了。”
拍拍脑袋,刘智感觉有点头晕,这是要忙上加忙的节奏。
在山路上已经爬行了4天的张胜,开心地笑了,鼻涕泡好大的一个。那天得了雪盲症之后,休息了半天又一夜,视力才恢复一点,从此以后,在强光照射的时间段休息,在其他时间段爬行,即使在夜间,只要能够看得清楚周围的环境,张胜就要继续勇往向前。
算得上运气好,一路上没有遇到猛兽,其他动物也不曾遇到,爬出了吕梁山积雪山道的张胜,虽然有点驼背,依然努力地挺直了腰杆,拉着小雪橇,开心地大踏步向前。
3天后,小驼背张胜被251队员带到了校长的面前,眼神清澈明亮,满脸是笑,咧着嘴巴,露出白牙,一个鼻涕泡在呼哧呼哧地作响。
“校长好,俺是张胜。”
“你是怎么从翠城过来的?”
“俺坐顺风车到离石,然后,从离石爬山道爬了4天……”
“你为何不走离石、长湖镇、兹氏到晋阳城这一条线路?每天都有顺风车!”
“校长,俺是这样想的,俺爬山路,只是想证明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哦……你是好样的!俺为你点赞!”
小驼背张胜笑得更加灿烂了,鼻涕泡破了,粘在嘴皮子上,伸手用袖子一擦,只见袖子亮晶晶、硬邦邦。
刘智也笑了。
喜欢东汉末年小山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汉末年小山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