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镇作为九边重镇,虽是军事要塞,但因地处交通要道,关内关外的物资交换、信息传递乃至暗中勾连,都离不开一个鱼龙混杂之地——驿馆区。这里商队云集,驼马嘶鸣,各色人等穿梭往来,汉语、蒙古语、女真话乃至一些听不懂的西域语言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皮革、香料和酒精的混合气味。
凌越一身寻常商贾打扮,裹着厚实的棉袍,带着同样做了伪装的秦虎和两名精干衙役,混在熙攘的人群中。调查军中旧案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那奇毒香料中若有若无的海腥气和南洋树汁的线索。边军内部的蛀虫或许提供了作案的条件和受害者,但那诡谲的毒物和“红莲”标记,源头很可能来自外部。
“大人,前面就是‘四海驿’,是宣府镇最大的胡商驿馆,往来关内关外的商队多在此歇脚,三教九流,消息最是灵通。”秦虎压低声音,指着前方一座颇具异域风情的庞大建筑。那驿馆用黄土夯成,却装饰着彩色的琉璃瓦和斑斓的毛毯,门口站着两个高鼻深目、腰挎弯刀的胡人护卫,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凌微微点头。根据初步调查,那个被革职的山西小旗官最后被人看见,就是在四海驿附近出现。而安济堂药铺那些来源不明的药材,掌柜的虽语焉不详,但也隐约提及过与“西路客商”有关。
四人走进四海驿宽敞却有些昏暗的大堂。一股浓烈的羊膻味、香料味和汗味扑面而来。大堂里摆着十几张粗糙的木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关内来的行商,有穿着皮袍、满脸风霜的蒙古牧民,有梳着发辫、神情精明的女真猎人,更多的是各种打扮的胡商,他们喝着马奶酒,吃着羊肉,高声谈笑,交换着信息和货物。
凌越几人找了一个靠角落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茶水和几碟干果,看似休息,实则暗中观察。秦虎和衙役们竖起耳朵,捕捉着周围的谈话碎片。凌越的目光则缓缓扫过整个大堂,注意着那些异常的眼神、隐秘的交易和不同寻常的细节。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大部分商队谈论的都是皮毛、药材、盐铁、布匹等寻常货物,但靠窗的一桌几个胡商模样的汉子,声音压得极低,神情警惕,他们桌下放着的几个皮囊,形状特殊,棱角分明,绝不像是装普通货物的。其中一个首领模样的人,手指上戴着一个硕大的铁戒指,戒指的图案似乎有些眼熟。
凌越对秦虎使了个眼色。秦虎会意,假装酒醉,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不小心撞了一下那桌人的椅子。
“哎哟!对不住对不住!”秦虎连忙点头哈腰,趁机瞥了一眼那皮囊和戒指。
那桌胡商立刻紧张起来,厉声呵斥了几句听不懂的语言,迅速将皮囊往身后藏了藏。那首领冷冷地瞪了秦虎一眼,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凶悍。秦虎连忙赔笑着退回。
“大人,”秦虎坐回位置,压低声音,“那皮囊沉得很,碰上去硬邦邦,像是金属家伙。那戒指……上面好像刻着个蝎子样的图案。”
蝎子?凌越心中一动。这似乎与红莲、眼睛标记又有所不同。是另一股势力?还是“老先生”麾下不同分支的标识?
就在这时,门口一阵骚动。又一队胡商走了进来,这队人风尘仆仆,显然刚远道而来。他们穿着典型的粟特人服饰,说着语调奇异的波斯语。为首的是个精瘦的老者,眼窝深陷,目光却异常有神。
这队人的到来,吸引了大堂里不少人的目光。凌越注意到,之前那桌戴蝎子戒指的胡商首领,看到这队粟特商人时,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随即低下头,似乎在刻意回避。
而那粟特老者目光扫过大堂,在经过凌越这一桌时,似乎微微停顿了刹那,眼中掠过一丝极细微的、难以言喻的神色——不是好奇,不是警惕,倒像是……某种确认?
凌越心中警铃微作。自己等人已经做了伪装,这素未谋面的粟特老者为何会留意到自己?难道身份暴露了?
粟特商队很快被驿丞引向后院住宿区。那老者经过凌越桌旁时,宽大的袖袍似乎无意间拂过桌面,留下了一粒小小的、如同沙子般的东西。
凌越不动声色,等那队人离开后,才用手指轻轻捻起那粒“沙子”。那根本不是沙子,而是一粒极其干燥、皱缩的深红色小浆果!一股极其淡雅、却与他之前在那奇毒香料中分辨出的某种成分一模一样的异香,隐隐散发出来!
凌越的心脏猛地一跳!是那种香料的核心原料之一!这粟特老者,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他传递信息?他是什么人?是敌是友?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将浆果小心收好。看来,这四海驿的水,比想象中还要深。
“秦虎,你留在这里,继续盯着那桌戴蝎子戒指的胡商,看看他们和什么人接触,特别是注意有没有军中的人。”凌越低声道,“你们两个,去打听一下刚才那队粟特商人的来历和目的,要小心,不要暴露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