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蕴含着孙武的怅惘、墨子的不解、孔子的悲恸、岳飞的愤懑、李白的超脱、于谦的刚直……蕴含着所有英雄喜怒哀乐、理想与破灭的火焰!一种承载着文明波澜壮阔、苦难与辉煌的火焰!一种代表着“存在”本身,那怕充满瑕疵、痛苦不堪,也依旧要燃烧、要挣扎、要呐喊的—— “有之火焰” !
这火焰,不再是苍白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无法定义的、流转不定的色彩,时而如仁爱的金光,时而如兵道的血光,时而如兼爱的黑白,时而如诗仙的青霞……它包裹住林煜残破的身躯,将他从地上托起。
他睁开了眼睛。双眸之中,不再是人类的瞳孔,而是两团跳动的、浓缩了百家思想的火焰。
“就是现在!” 碑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向了百家残影光网与老子劫火交锋最激烈、最不稳定的那个节点。
林煜没有任何犹豫。他放弃了所有防御,放弃了思考成败,将自身化作了一支箭,一支承载着整个“有为”世界最后呐喊的箭矢!
他引动了周身所有的“有之火焰”,化作一道逆流而上的、绚丽而悲壮的流星,不再是攻击,不再是防御,而是……回归!沿着那由思想残影构筑的通道,冲向那混沌莲台,冲向老子所在的,一切“无”的源头!
“放肆!”
老子似乎意识到了林煜想要做什么,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首次出现了类似“动容”的神色。他周围的混沌气流疯狂旋转,苍白劫火凝聚成实质的壁垒,试图阻挡这团不合逻辑的“存在之火”。
然而,这“有之火焰”的本质,并非纯粹的能量冲击。它蕴含着孙武对“仁”的追寻,这追寻穿透了冰冷的兵道壁垒;它蕴含着墨子对“天下之人皆相爱”的渴望,这渴望融化了绝对的静止;它蕴含着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信念,这信念撼动了虚无的根基……
火焰所过之处,那苍白的天域并非被摧毁,而是如同被投入了浓墨的清水,开始剧烈地“污染”和“变质”。虚无中被强行赋予了“意义”,寂静中被强行塞入了“声音”,混沌中被强行注入了“情感”!
老子构筑的绝对领域,第一次从内部开始动荡!
“不——!” 老子发出了一声不似人声的低吼,那吼声中带着一丝……惊怒?甚至是……一丝被强行从绝对理智中拖拽出来的痛苦?
他试图调动整个天域的力量碾压这团火焰,但这火焰本身就是由被他否定的“存在”构成,越是碾压,那些被压抑的、属于“李耳”的记忆与情感,就越是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少年时对礼乐秩序的向往……
中年时发现历史循环的绝望……
晚年时目睹所有改革失败的苍凉……
还有……还有那被他刻意遗忘的,在函谷关着书时,尹喜那担忧而真诚的眼神;在骑牛西行时,背后传来的、弟子们不舍的呼唤;在荒漠中化道前,对那片即将陷入更大战火的土地,那最后一丝未能彻底斩断的……牵挂!
“动则生变,变则生劫……草木争荣则枯,江河奔涌则涸,文明鼎盛则衰……” 老子喃喃重复着他的“道”,但这声音,此刻却显得如此空洞,甚至带着一丝……自我说服的虚弱。
林煜所化的“有之火焰”,已经冲破了最后的阻碍,狠狠地撞入了那混沌莲台的核心,撞入了老子那由绝望和执念构筑的、冰封的内心!
没有爆炸,没有光芒万丈。
只有无声的融合,或者说……侵蚀。
火焰在老子体内燃烧起来,不是毁灭他的存在,而是将那些被他抛弃的“意义”、“情感”、“记忆”、“执着”……强行“归还”给他!
“啊——!”
老子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带着痛苦与混乱的啸声。他周身的混沌气息剧烈波动,苍白的劫火明灭不定,时而转化为仁爱的金光,时而显现出兵道的杀伐,时而又回荡起墨家的争辩……他的形体开始变得不稳定,时而清晰为那个骑着青牛、眼神淡泊的老者,时而又模糊为那具高坐莲台、漠视一切的混沌化身。
他看到了少年李耳在洛邑王城中紧握的拳头,感受到了那份对“秩序”最初的渴望与愤怒;
他听到了中年李耳在守藏室内,面对无数记载着循环的竹简时,那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尝到了晚年老子坐在干涸河边,看着废墟中麻木孩童时,那满口的苦涩与沙尘;
他想起了尹喜殉道时,那一声“先生!您忘了最关键的一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呐喊……
“有……生于无……” 老子(或者说,李耳)混乱地重复着这句话,他那混沌的眼眸中,开始有清晰的情感波动,痛苦、迷茫、挣扎,甚至还有一丝……泪水的痕迹?
“那‘无’……若不能容‘有’……‘无’……又是什么?” 他像是在问林煜,又像是在问自己,更像是在质问那冰冷无情的、他曾经信奉的“大道”!
林煜的意识在火焰中几乎燃烧殆尽,他听不清老子在说什么,也看不到具体的变化。他只感觉到,自己承载的一切,正在毫无保留地注入那片混沌的核心。他像一根柴薪,燃尽了自己,只为点亮那虚无深处,一丝可能的人性微光。
百家残影的光网,在他成功冲入核心的刹那,也耗尽了最后的力量,如同绚烂的烟花,缓缓消散在苍白的天域中。它们的使命完成了。
整个无为天域,因为核心的剧烈动荡,开始失去稳定性。领域的扩张彻底停止,边界处甚至出现了细微的、如同镜面破碎般的裂痕。被吞噬的黄河概念似乎稳固了一些,下游百姓的茫然减少了几分。
碑使站在原地,冰冷的面容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团在混沌莲台上剧烈燃烧、明灭不定的“有之火焰”,以及火焰中那挣扎、咆哮、逐渐显露出“人”之情感的老子虚影。
她知道,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但最终的结局,依旧悬而未决。
林煜,这把点燃自身的“道火”,能否焚尽那绝望的坚冰?还是最终,只会在这无尽的虚无中,留下一缕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青烟?
喜欢薪纪元:千秋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薪纪元:千秋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