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惊讶的高声问道:“胖婶婶,你什么时候养猪了,我咋没发现呢?是小猪吗?”
听见小丫头这话陈之安突然就觉得这小妹还是个糊涂蛋,先前是自己误会了。
胖婶呵呵的笑了起来,对小丫头说道:“你胖哥那胖猪我都养了十七八年了。”
小丫头捂着嘴哈哈笑,还偷摸的从头到脚打量着胖子。
胖婶开始数落胖子从小到大干的糗事,陈之安安静的听着偶尔听到好笑的插上一句话。
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一早,陈之安挎包里装着饭盒叮叮当当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到了工厂先到小礼堂里集合开全厂职工大会。
主席台正中间是教员和总理的巨幅画像,两边都是鲜艳的红旗。
上方横幅红底黄字写着(某某印刷厂一九六八年职工大会)。
右边有些泛黄的墙上用红油漆写着: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醒目大字,让进入礼堂的人第一眼就能看见。
左边墙上写的是:工人阶级是第一劳动生产力。
职工都坐在主席台下面的长椅上百无聊赖的听着一个又一个领导的长篇大论。
陈之安把平时都没注意的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至于领导的讲话一句也没听。
一场会议一直开到午饭时间才结束,听见散会的通知,台下的工人像打了鸡血一样立马精神状态充满跑向食堂。
陈之安开会前就做好了准备,特意选了靠近礼堂大门的位置。
也是第一个冲到食堂,蔡师傅拿着打菜的勺子,笑话道:
“嘿,你小子吃饭永远跑第一个。”
陈之安快速扫了一眼食堂今天做的菜,把饭盒递到窗口。
“蔡师傅,豆腐打满其他的不要。”
蔡师傅手里的勺子一点没抖的给陈之安舀了一勺烩豆腐。
“小孩,今儿那炒三丝可是我亲手做的,贼下饭。”
陈之安看了一眼炒三丝嫌弃的瘪着嘴,“白萝卜丝、红萝卜丝、白菜丝,你咋想出来这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菜的。
要是换成木耳丝、粉丝、大葱丝我还能勉强对付一口。”
蔡师傅嘿嘿的笑了起来,“你这孩子挑食归挑食,但不能否定我的手艺。”
“蔡师傅,你在咱们厂手艺算是白瞎了,要在轧钢厂你敢这样做菜,工人同志敢把菜糊你脸上。”
陈之安说完端着饭盒走到主食的地方,要了两个杂面馒头。
其实蔡师傅做菜的手艺很好,经常把食堂老三样变着花样的做不同的味道。
印刷厂肯定和重工业的钢厂哪些比不了,肉联厂的肉也是先紧着干重活的工厂。
轧钢厂食堂多数时候拿着钱就能买一份肉,像咱们印刷厂这种小单位每天就那两三个菜一视同仁爱吃不吃。
找了个位置坐下,掰了一块杂粮馒头吃了一口,有点卡嗓子。
厂长端着饭盒坐到旁边,看陈之安吃馒头都难以下咽的样子开口问道:
“小孩,过年在家都吃些啥菜?说出来让我见识见识,看你吃馒头都嫌弃上了肯定差不了。”
陈之安看着厂长笑了笑,“玉米碴子粥就酱菜,外加一个荷包蛋。”
厂长看了一眼陈之安无奈的笑了笑,低头专心的干饭。
饭后,陈之安跑到高校操场上逛了一圈,晒晒冬天的太阳。
准确的说应该算春天,但北方的春天一样的寒冷。
高校滞留的学生也不少,没法毕业更没法分配工作。
晒得浑身暖阳阳的回了工厂排版车间,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等着下班。
印刷厂没多少活可干,其实也不是印刷厂没多少活可干而是排版工没多少活。
活字印刷排一次板都够印刷厂工印好久的。
清清闲闲混到了脱去棉衣,穿上了单衣周围能看见的树木花草都变成了绿色。
天气暖和了,沙尘天气也来了,一吹风满天昏黄。
四月的一天下班回到家里,徐凯丽拉着陈之安即高兴又难过的说道:
“之安弟弟,我体检和政审都通过了,我好舍不得你和小琳。”
陈之安愣了一下,“啊,凯丽姐你当兵通过了,什么时候走?”
徐凯丽有些伤感的说道:“这个礼拜天。”
陈之安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还有三天,到时候我也去送你。”
“好,可是我舍不得离开,但又想去体验一下军营的生活。”
陈之安笑了笑,这年代的年轻人都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既幻想又彷徨。
对凯丽姐开导道:“你又不是不回来了,有探亲假的。说不定你混好了还能调到这里来工作。”
徐凯丽还是低沉的说道:“探亲假得一年半截才有。”
“凯丽姐,你可以写信啊,小琳也会简单的写几句了,我到时候回信让她也写。”
徐凯丽还是很彷徨的说道,“我回家去了,我需要安安静静呆一会儿。”
陈之安鼓励道:“凯丽姐,有机会一定要考军校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