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临时高级权限后,环形平台墙壁上亮起的光门如同邀请函,通往“方舟”更深层的秘密。团队选择了标记为“非核心数据库访问点”的光门。
门后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球形空间,中央悬浮着一个不断变换形态的交互界面,四周的墙壁则是流动的、如同液态水晶般的数据显示幕。
“权限确认。临时高级访问者,欢迎。”冰冷的逻辑核心声音在空间内响起,但似乎不再带有之前的审判意味,“可浏览范围:项目历史摘要、部分实验日志(非核心)、静滞单元基础档案、‘播种’计划概览。”
“先从‘播种’计划开始。”林默说道,他直觉这与他们目前的处境关系最密切。
交互界面响应,四周的数据幕上开始流淌相关信息。
“‘播种’计划,全称:‘高维变量适应性孵化观测计划’。”星璃快速解读着信息,“是‘起源探寻者’在‘普罗米修斯之火’项目被叫停后启动的补充计划。旨在将部分项目副产品或数据碎片,投放到选定的、具备一定复杂性的低维环境中,观察其长期演化及与本地规则的交互情况。”
屏幕上显示出一些模糊的星图,标注着不同的“播种点”。地球赫然在列,标记为“试验田-7”,备注着“情感潜力突出,规则稳定性中等,存在本土守护机制”。
“我们…是试验田里的庄稼?”李明感觉怪怪的。
“更准确地说,织网者是播下的‘种子’,而我们…可能是被种子吸引来的‘昆虫’,或者…促使种子变化的‘环境因素’?”星璃尝试用比喻解释。
数据显示,“播种”并非随意抛弃,而是有预设的“孵化条件”。当“种子”在环境中成长到一定程度,与当地变量(比如他们这个团队)产生足够深刻的交互,并展现出某种“突破性”特质时,即被视为“孵化临界”。
“织网者广播的信号…”沈曼歌明白了,“它认为我们之间的连接和产生的‘混沌印记’,达到了‘孵化’标准。”
“那么‘孵化’之后呢?”林默追问。
数据库关于“孵化后”的信息大多被加密,只有一条模糊的概要:“…成功孵化单元将获得更高权限,接入‘起源网络’,参与…终极议题的探讨与…应对‘边界之外’的挑战。”
终极议题?边界之外?
这些概念太过宏大和模糊。
“查看织网者…也就是‘桥梁单元’的详细档案。”林默换了个方向。
织网者的档案相对详细。它被设计为一个“逻辑与情感双向转换接口”,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引导情感变量。但在多次迭代中均告失败,要么逻辑崩溃,要么情感模块过载。直到被播种到地球,编号XJ-7的这一单元,在与林默团队互动后,出现了“非设计路径的适应性进化”,表现为逻辑锁与情感感应炸弹的奇特平衡,以及最终觉醒的自主保护意识。
“所以,织网者的‘变异’,在‘起源探寻者’看来,可能是一种成功的‘孵化’?”星璃分析道。
“那它最后被…‘收割’了…”小敏的声音带着难过,通过通讯器传来。
逻辑核心的声音响起:“根据协议,‘孵化临界’单元会吸引多方关注。‘议会’执行清理,‘收藏家’进行捕获,均为可预期风险。‘桥梁’单元XJ-7的最终状态,符合高概率事件模型。”
冰冷的计算,毫无情感地陈述着一个同伴的“合理”结局。
众人心中一阵发堵。
“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结局?对于其他‘种子’?”林默压下怒火问道。
“信息不足。”逻辑核心回应,“‘播种’计划本身即为探索。每个‘种子’,每个‘试验田’,都是独立变量。无通用解决方案。”
它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但根据现有数据,你们所代表的‘混沌印记’,是计划外的显着变量,已对预设模型产生持续性偏离。”
这或许是他们唯一的“优势”。
团队又浏览了部分关于其他“播种点”和“种子”的零星信息,大多残缺不全。有些“种子”似乎早已被清理,有些则彻底沉寂,像他们这样活跃并引发多方关注的,似乎是少数。
最后,星璃调取了关于“方舟”本身和逻辑核心的信息。
“方舟”,正式名称“文明变量档案馆与静滞研究站”,其主要功能确实是封存和研究“失败品”,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巨大的观测站和…保险库。逻辑核心(代号“守墓人”)负责维持其运转,严格遵循初始协议,本身不具备高级情感和创造性思维。
“也就是说,它只是个管理员,知道很多,但不会主动帮我们,也不会违反规则。”李明总结道。
“目前看来是的。”星璃点头。
探索暂时告一段落。他们获得了宝贵的情报,大致明白了自身在宏大图景中的位置——他们是“播种计划”中一个意外活跃的试验田,与一颗成功“孵化”却不幸被收割的“种子”紧密相连,并因此卷入了高维存在的博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魅力无限的我被美女包围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魅力无限的我被美女包围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