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老夫人话音未落,梁玲珑攥着帕子的手指微微松动,眼角的冷光淡了几分——她抬眼瞥向苏小妹,见那姑娘仍缩着身子,指尖绞得衣角发皱,脸颊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哪有半分与她相争模样?再想起杨易安说的,因媒而婚,不能因婚而亲。心头的火气竟如被冷水浇过,渐渐收了势头。
杨易安见状,忙上前半步,声音更软:“玲珑小姐,杨某绝非豆腐佬担梯——成心怠慢。从前你写诗与我评点,我只赞字好,是真不懂诗词里的深意;你爱文人雅士,我却整日舞刀弄枪、盘算生意,本就‘道不同难与谋’。若强凑一处,才是真的‘害了你’,这可不是‘寿星公吊颈——嫌命长’吗?”
这话逗得苏老夫人“噗嗤”一笑,皱纹里都漾着暖意,伸手拍了拍梁玲珑的手:“贤侄女莫气,这小子嘴笨心实,比那些油嘴滑舌的酸秀才强多咯!”
苏小妹也怯生生抬头,声音细若蚊螆:“梁小姐……易安哥待我,真的像亲妹妹。”
此时穿堂风卷着桐油漆味掠过,先前紧绷的空气终于松快。苏胜与梁康平对视一眼,齐齐摇头失笑——梁康平摇着折扇叹道:“这儿女情长,比打一场恶仗还费神!”
作坊内苏老夫人温言解释,梁玲珑见苏小妹怯生生垂泪,赵碧莹正气凛然,再瞧杨易安坦荡眼神,终是明了误会,广袖一敛,环佩轻响:“是我莽撞了,错怪了公子与苏小姐。”
梁康平松了口气,刚要打圆场,郭捕头已在外急叩柴门:“梁大人!明王仪仗在巷口候着,说有要事相商,迟则恐生变!”梁康平不敢耽搁,朝众人一拱手,匆匆随郭捕头而去。
这边风波暂歇,京中已是惊涛骇浪。且说明王借“苏元帅遭冤杀”的流言煽风点火,又策反禁军统领,连夜传檄天下,列数新帝赵衡“宠信宦官、猜忌忠良”十大罪状,自称“奉天讨逆”,亲摔万大军兵临城下。
明王双眼精光暴闪:“刚登基就削藩夺权,逼反老臣,如今连苏家这根顶梁柱都敢猜忌,真是给我递上了现成的刀!”
柳智秀拄着龙头拐杖上前,翡翠龙睛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主子,时机已到。前番新帝夺苏胜兵权,换外戚掌镇北军,早让边将寒心;如今又疑杀忠良,百官更是怨声载道。咱们只需再添把火,‘清君侧’的大旗一竖,天下响应者不计其数 ”
奸雄明王假举“清君侧”大旗,实则暗藏篡逆之心——他以新帝仓促换帅、致苏元帅苏胜阵前含冤殒命为导火索,借新帝罢免先帝旧臣、盲目起用纨绔新秀为契机,又裹挟皇家番王“匡扶社稷”的劝诫作幌子,在金陵城头一声令下,起兵之势如恶浪翻江,又如平地惊雷。
大军初发时仅两万万之众,却凭着“顺者留命,逆者屠城”的威慑,所过州郡官吏或畏死归附,或被旧部裹挟入伙,队伍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稍有不从者,刀斧立落间血肉飞溅,将士们劈关隘、斩守将,凭“过五关斩六将”之狠,一路士气如虹,战意沸腾;一路士气嚣张、战意狂炽。凡遇抵抗必至尸积如山、血涌成河,直教沿途州县闻风丧胆。待兵锋直抵潼关,麾下已聚数十万之众,旌旗蔽日、戈矛如林,黑云压城般压得整座雄关喘不过气。
这般凶势的大军,却在关前列阵不动、引而不发是为何?
明王与柳智秀于阵前举目四望。
明王目光死死盯住潼关,潼关横亘在秦豫咽喉处,左手攥着黄河浊浪,右手揽着华山险峰,活像尊镇在天地间的铁兽,将中原门户死死锁牢。
明王再看看下面的黄河,黄河水撞着关下礁石,咆哮声裹着泥沙,在潼关面前都缓了下来。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马背上的明王只觉得满面春风。他回想起年轻时自己被分封到金陵,原本以为再无缘回京师。回京之路,最后的雄关却挡住了前进的脚步。
明王感想很多,再把目光锁定潼关城墙。
城墙从山根垒起,青黑砖石缝里嵌着往昔箭簇,像给雄关镶了层铁鳞;往上看,垛口如獠牙般刺向半空,每道缺口都留着刀劈的痕迹。关楼檐角挂的“潼”字大旗,被风扯得猎猎抖,旗下守军挺着长戈,像给雄关竖了道警示的屏障。风从关中来,还能闻见砖缝里旧血的淡腥——每缕气味,都带着雄关的沧桑与肃杀。这座雄关挡住了多少狼子野心的人?又断送了多少谋权篡位之兵的人命。
如果此时硬攻,就算明王麾下战将如云,也啃不下这天下第一雄关。
明王把目光收回,灼热的目光又盯住身边的谋士柳智秀手上的龙头拐杖——这龙头拐杖是自己所赠予。他回想起当年柳智秀来投靠自己时还是拿着一根木拐杖。初次见面,那晚,从白天谈到晚上,再谈至天边泛起鱼肚白,也不肯言罢。他们有种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知音感。那晚之后柳智秀成了自己府邸首席谋士,自己相赠龙头拐杖作为恩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箭神三少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箭神三少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