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河边有座鸡笼山,鸡笼山名如其名。四面环山,只有唯一的出口,叫鸡笼口。这鸡笼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自从鸡笼山匪众倾巢而出,战败后。鸡笼山上里所剩山匪无几。当县太爷梁康平率领众英豪与官兵民夫坐船顺流而下,兵锋直指鸡笼山时,众匪不战而降。
杨易安一路观赏鸡笼山的风景如画。
只见,青山环,环翠峰,峰接云天入画屏;绿水绕,绕岩崖,崖悬藤蔓隐幽径。此处山寨,踞于奇峰险隘之间,得天地之造化,揽山水之灵秀。
关隘处,巨石嶙峋,峋岩如虎踞,踞守要道;道中窄径,径似羊肠,肠曲难行,行之维艰。真乃一夫当关,关锁千军,军不可破,破此难上难!
进入雄关漫道后则一马平川。如落入盘里,盘地里,奶数倾良田,山峰为盘壁。四面环山,山腰建有整齐房舍。关口有一条路直穿过平川,达至一峰,名唤插云峰。聚义厅建于此峰半山腰。
聚义厅里,师爷在盘算着此处鸡笼山的全部家当。
“岳父,此次伤亡人数与抚恤金,各位英豪的俸禄如何计算?”杨易安看着眉飞色舞的梁康平道。
梁康平抚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指尖叩击着檀木桌案,“易安,抚恤金按旧例三倍发放,既安军心,也显朝廷仁德。至于诸位英豪——”他话音一顿,目光扫过厅中悬挂的虎皮战旗,“随我攻坚的将领,每人赏良田百亩,黄金一百两,白银四百两。其余民夫百银四百两,粮十石。易安你作为谋士,献计破敌,且两次深入虎穴,赐黄金千两,白银八百两,粮二十石。”说罢,再看看投降的山匪。
“鸡笼山的兄弟与牛头山兄弟的待遇一样。”梁康平笑逐颜开,“这样子的分成在坐各位好汉是否有异议?”
“全凭父母官安排!”好汉们异口同声道。
石老爹从黑松林带回来的老兵,住的地方都是穷山恶水,基本温饱都未能解决。两次剿匪共得八百两银二十石粮,算是暴发户了。因此个个眉开眼笑。
“我要到房东城外买三十亩良田种,今后日子越来越红火。”老兵当中的白发老将喜迎于色。
“今后我再也不用做刽子手了。”杨清铁臂一挥,鬼头大刀碰到桌子,被子着震翻。
杨易安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账册,指尖划过师爷写的数字,烛火在宣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晕。他抬眼望向梁康平:“岳父,这些财物虽说是剿匪所得,可追根溯源,皆是百姓膏血。鸡笼山盘踞多年,不知多少人家被掠走生计,如今若能……”
梁康平摩挲着案头的青铜虎符,沉吟片刻:“你是说,用这些钱粮办善事?”话音未落,厅外忽有夜风卷着枯叶扑进门槛,烛芯“噼啪”爆开火星。
“正是!”杨易安上前一步,袍角扫过满地碎金,“先在鸡笼口设流民粥棚,再修缮方圆百里的破败驿道、兴修水利工程。余下的钱粮,可在县城办义学,让农家子弟也能识字明理。打造铁器农具,提升生产效率。加大耕牛队伍,扩大生产。积极推动商业发展。”他说到动情处,目光灼灼,“此等善举,方显朝廷恩泽。”
聚义厅内顿时议论纷纷。有将领皱眉:“可这些都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话音未落,白发老将毅然起身:“我等曾食不果腹,如今有田有粮,已胜过从前千倍。若能让更多人吃饱饭……”他浑浊的眼眶泛起泪光,“老头子这条老命,也算没白活。”
“住口!”梁康平猛地拍案,茶盏里的残茶泼溅在“上交国库”的文书上,晕开墨色,“朝廷赋税自有定例,鸡笼山匪患已平,我等理当将财物如实上缴,以表忠心!”他拂袖走向窗边,月光勾勒出官袍上的云纹。
“可那些流民还在挨饿!”杨易安跨前半步,袍角扫过满地散碎银子,“县城的义仓早见了底,鸡笼口外每天都有饿死的老幼……”
“朝廷自有安排!”梁康平猛然转身,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虎皮战旗上,竟像是张牙舞爪的巨兽,“你莫要忘了,私自动用剿匪所得,是欺君之罪!”他的声音忽地压低,带着几分警惕,“不过万事可有商量。虎头山上的财物如实上缴。鸡笼山上的可以……”
梁康平起身踱步,虎皮战旗在身后猎猎作响。良久,他猛地转身,手中茶盏重重搁在案上:“好!就依易安所言!师爷,明日便拟文告,凡愿参与修路、修水利、建学的百姓,每日管饭,另发工钱!”
“最重要的是牛头山上商讨过的办生产队。”梁康平走到杨易安身边拍拍他肩膀。
师爷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急响,苍白的脸上浮起一抹惊惶:“大人!这……这动用的钱粮数目巨大,恐生祸端!”梁康平却似早有盘算,指尖敲了敲案头盖着朱砂印的文书:“朝廷要的是剿匪之功,咱们将虎头山的财货如数上缴,鸡笼山的……”他嘴角勾起一抹深意,“就说是赈济灾民、修缮战后废墟,谁还能说个不是?民资就应该用于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箭神三少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箭神三少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