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玄门学院的藏书阁三楼,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金。最里侧的紫檀木书架前总围着一群学生,他们的呼吸轻得像羽毛,生怕惊扰了架上的古籍。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时,能触到纸张表面细微的纹路——那是岁月留下的年轮,混着陈年宣纸特有的草木香与松烟墨的沉郁,在空气中凝成一股绵长的气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册蓝布封皮的古籍上——《玄门异闻录》。
封面上没有烫金大字,只在右下角有个小小的篆字“婷”,是用朱砂写就的。历经百年风霜,那朱砂非但没有褪色,反而透着一股鲜活的红,像跳动的烛火,在光影中微微发亮。书脊处缠着一圈细麻绳,绳结打得格外认真,是那种老式的“双套结”,里面还嵌着几根银白色的发丝——那是周婷晚年视力模糊后,亲手捆扎时不小心缠进去的,如今成了岁月最温柔的印记。
“先生,周婷前辈真的见过会哭的石头吗?”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仰起脸,羊角辫上的红绳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她手里捧着抄本,指尖指着其中一页,纸上的墨痕因年深日久而发黑,却依然能看清那幅小小的插画:一块巴掌大的青灰色石头,石面上有两道蜿蜒的水痕,像极了泪痕,旁边的批注娟秀而有力:“庚辰年秋,黑风谷遇此石,夜闻呜咽声,如婴儿啼。以灵力探之,内藏三百年前母子别离之念,石心有血纹,状若脐带。解其执念后,水痕自干,现‘平安’二字。”
白发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温柔如春水,映着学生们好奇的脸庞。“不仅见过,她还把那石头带回了学院。”他抬手指向窗外,“喏,就在后院的‘忆石亭’里,那石头如今还在呢。每逢清明,石上会凝出露珠,顺着当年的水痕滑落,那是它在谢周前辈替它解了执念呢。”他的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的批注,笔画间能看出年轻时的娟秀与晚年的颤抖,却无一例外透着一股执拗的认真,“周婷前辈活到一百二十岁,这部《玄门异闻录》,是她用了整整六十年写就的。从青丝到白发,从最初用的西域羊皮纸,到后来换的江南桑皮纸,光狼毫笔就换了三十九支,耗尽的朱砂足足有七斤重。她是把那些光怪陆离的经历,一字一句刻进纸里,也刻进了自己的命里。”
一、黑风谷的初遇:剑与笔的相逢
书的开篇,没有恢弘的序章,只有一幅周婷用淡墨画的小像。画中五个年轻人站在黑风谷的老梧桐下,梧桐叶被风吹得翻卷,露出背面的白。左边穿玄衣的少年剑眉星目,腰间别着块莹白的玉佩,剑光在他脚边投下淡淡的影——那是年轻时的毕邪;旁边穿素白长袍的姑娘正低头在羊皮纸上写着什么,发间别着支银簪,簪头的珍珠在阳光下闪了闪——那是二十岁的周婷;稍胖些的汉子举着个酒葫芦,壶嘴还滴着酒,肚子上的衣襟沾着油渍,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是王胖子;梳双鬟的少女手里攥着罗盘,指尖在盘面快速点动,发梢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是阿月;最右边的少年背着把工兵铲,铲头的铜纹在光下泛着冷光,肩膀挺得笔直——是小李。
画像旁题着一行小字,墨色略浅,显然是后来补上去的:“辛巳年春,与毕邪君等初遇于黑风谷,彼时风卷黄沙,迷了人眼。他剑指魔物,我笔落惊鸿,未料这一面,竟成一生羁绊。”
那年周婷刚满二十岁,从江南的“烟雨书院”毕业,背着一箱子医书和半块母亲留的桂花糕,千里迢迢来西域找传说中的黑风谷仙草。她听说那草能治百病,想采来给家乡染了疫病的孩童们治病。却在谷口撞见毕邪团队与“蚀骨蝠”恶战——那些蝙蝠足有半人高,翅膀上的骨刺泛着幽蓝的光,俯冲时带起的腥风里裹着腐臭,吹得她手里的医书“哗啦啦”散了页,《本草纲目》的残页贴在脸上,油墨蹭了她一脸。
她至今记得毕邪挥剑的模样:玄色的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剑光像昆仑山上的雪,冷冽却不伤人。灵力波动震得她虎口发麻,手里的医书散了一地,却见他剑尖始终留着三分余地。明明可以一剑斩断领头蝙蝠王的翅膀,他却生生收了力,用剑鞘将其困在梧桐树下,沉声说:“它只是护崽心切,驱走便可,不必赶尽杀绝。”
后来周婷才知道,那蝙蝠王的巢穴就在梧桐树洞里,藏着三只没睁眼的小蝙蝠,毛都没长齐,缩在干草里,发出细细的“啾啾”声,像刚出生的小猫。阿月用罗盘测了测,盘面的光晕跳了跳,映出两个模糊的字:“护崽”。
“毕邪君的剑,是我见过最温柔的武器。”周婷在这段经历旁画了把小小的剑,剑穗上系着朵雏菊,花瓣用淡墨晕染,像沾了露水,“他说,万物有灵,哪怕是魔物,也有守护的执念。就像那蝙蝠王,明明可以冲出来跟我们拼命,却始终守在树洞前,翅膀挡着洞口,生怕伤了里面的小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